第77部分(第2/4 頁)
君、兒女的親家的社會地位如何。
縱觀歷史長河,還沒有女人得了誥命,而自己的男人什麼社會地位都沒有事。
瞧著坐在一邊的圓凳子上的夏清韻,今天打扮得倒也喜氣,雙螺髻上各插著小小的紫色鑲金的珠花。耳朵上對著的是鑲著大紅寶石絞金絲耳墜子,穿了件玫瑰紅掐牙的比甲。裡頭是件雲青色的小襖,裙子也是最時興的百褶裙。
看著雪膚紅唇,看著確實很美麗。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夏清韻無論從哪方面看來,都不必林家的雙胞胎差,更何況江瑚日後還多了一份助力,倒是被江瑚撿著了!
江氏看見夏清韻,倒是十分的喜歡這樣清清麗麗的女孩子,加上馬上就要成為自己的侄兒媳婦了,於是對著夏清韻是誇了又誇,把於氏和夏夫人樂得合不攏嘴。
這邊江氏和孔嘉宜出席江瑚和夏清韻的下定宴,那邊林海在翰林院整出一件不大不小的大事來!
說不大不小,那是因為目前來說,就在翰林院掀起了一股風浪,說是大事,那是因為馬上要不了多久,就要在整個鳳朝掀起一股巨大的風浪。
這林海整出的這件大事,還得從前不久說起。
要是這前不久就是官員的三年一度的調動的日子,林海在翰林院呆了不到三年,沒出過什麼大事,也勉勉強強的有功,加上林老爺剛剛才入內閣,因此宣德帝就稍稍的給林海在翰林院挪了一下位置,升成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最開始林海還覺得這宣德帝不地道,自己給他提了那麼好的建議,才給自己升了一級官,雖然在其他人眼中,已經是不錯的了,但是林海還是在心裡對著宣德帝有點嘀咕。
過後看著翰林院眾人的態度,林海明白了宣德帝的意思了,木欲秀於林風必摧之,他是立了功勞的,但是誰知道呀!而且這也不利於他勾搭其他同年的官員,至少他林海在眾人眼中宣德帝的大紅人,才升了一級官,對於自己沒有升官或者也同樣升了一級的人來說,倒是拉近了不少的距離。
尤其是那些和林海一樣只升了一級官的,瞧瞧倫家和皇上的紅人是一樣的檔次呀!
要說這翰林院修撰是幹什麼的了,就是修書的,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整理書中內容的。
這林海運氣也不錯,剛剛翰林院的人將《春秋》修完了,正在修《論語》了,於是林海也加入進去了!然後去了一個月,就找出了一件事讓整個翰林院吵了起來。
為的是啥?
很簡單,就是一句話的解釋。
《論語泰伯第八》中那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要知道古代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因此這句話,有兩種句讀法,但是意思卻截然相反。
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小民百姓可以隨便使喚;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原因。還有另一個意思是:人民能做的事,由他們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讓他們知道不能做的原因。
到底哪個才是聖人真正的意思呢?
第一個解釋,怎麼都覺得好像孔聖人很腹黑,但是卻是歷朝歷代的皇帝喜歡的,大家都喜歡愚民。但是第二個說話,雖然不被皇帝喜歡,卻更能體現孔聖人和儒家的‘仁’。
當時林海這一說,屋裡的幾個翰林都有點傻眼。老實說還真是分不清,但是聽著都有道理啊!
要是其他的話沒什麼影響力,但是這句話可是關乎大家切身利益的,雖然在《荀子。哀公》篇中,荀子記載過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其中就有‘水能載舟焉能覆舟’,還有《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曾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但是縱觀歷史長河,誰這麼執行過呀!
天子天子,上天的兒子,皇帝在封建社會就是至高無上的,但是同時他也是矛盾的一個綜合體。他喜歡在手下能出一些流傳千古的能臣,如:張良、衛青……但是他又希望他統治下的人,越愚蠢越好,這樣起兵的機率就大大的減少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說不定還真能一世、二世、三世……然後萬世的傳承下去。
因此就算有這樣的兩句話,更深入人心的還是‘草民’這個詞。
草民,草民,草芥一樣的人物。
可隨意的任人宰割,可隨意的被人欺壓。
但是誰真的願意自己愚蠢了,就算是在大家眼中都傻的人,也未必沒有自己的小心思,某些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