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了,那麼不妨腦補為四面都冒著粉紅泡泡。
……
粉紅泡泡消失,一切迴歸原位,袁紹大軍倏忽間殺到,已經可以看見前軍的大旗。
曹操下令:“解開戰馬,拋棄輜重!”
此乃誘敵之策,當年荀攸在對付張遼的時候也用過。
袁紹軍果然上當,見滿山都是馬匹糧草,誤以為曹軍倉皇逃竄,立刻上來搶奪糧車和輜重。
曹操見袁紹軍隊伍已亂,便下令:“騎兵衝陣!”
騎兵突然自山坡上衝下,袁軍猝遇攻擊,陣腳登時大亂。
其實吧,這年代的戰爭,看多了,也就是那麼回事。
比如曹操採用的這個誘敵之計,其實挺簡單的,放在兩千年以後的戰場上,那是要被稱作小兒科的。
不過曹操還是憑藉這一計,又勝了一場。並非因為古人的腦回路不如兩千年後複雜,而是因為古人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比如資訊,比如交通工具,比如單兵素質。
就像現在這情況,袁紹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呢,前軍已經被曹操沖垮,後軍立腳不穩,只得被迫後撤。等他抓到小兵仔細詢問,琢磨過來曹操用了什麼計策,曹操那邊已經收拾齊整,拍拍屁股走人了。
計策簡單,但不簡陋。這種戰場考驗的是主帥的應變,計策未必要天衣無縫,只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騙過對手,就是成功。
曹軍又勝一陣,擋住袁紹追兵,順利撤退。
不過,這只是個開始。
袁紹最終還是率大軍全部渡河,來攻曹操。
曹操一路後退,直退至官渡大本營。
之前的戰鬥,只能算小試鋒芒,曹操縱然勝利,卻沒有給袁紹造成致命的打擊。袁紹的大軍實力仍在,正式交鋒不可避免。
袁紹下令,將大軍在官渡東西南北,周圍安營,營地綿延,晝夜鼓角不絕。
而曹軍也在官渡紮營,兩軍營地遙遙對峙。
殘酷而持久的拉鋸戰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晚9點才到家,遠目……
算了一下,再有十章左右會寫完官渡和烏桓之戰,再有七八章大約就寫完赤壁之戰,貌似已經看到完結在前方招手了……比我預想的快好多啊
第 50 章
官渡之戰,是一場攻防消耗戰。
袁紹進攻,曹操防守,袁紹幾番想迫使曹操出戰,曹操都只堅守不出,正面決戰是找死,曹操才沒那麼傻讓袁紹如願。
其實當年袁紹要起兵討伐曹操時,便有謀士田豐、沮授等人勸他,讓他不要把賭注放在這一場戰爭上。這兩人建議袁紹,養精蓄銳,不斷騷擾曹操,以小規模的戰役蠶食曹操的地盤,久而久之削弱曹操的實力,到那時袁紹再大舉發兵也不遲。
這和下棋是一個道理,先佔據優勢,一點一點吃掉對方的棋子,終至將對方徹底殲滅。
而像現在這樣,舉傾國之兵大舉伐曹,將全軍勝敗榮辱賭在一場戰役之上,打贏了當然好說,但倘若落敗,便是萬劫不復。
可惜袁紹聽不進去他們的建議。袁紹急於建功,等不了三年五載。
其實曹操也想和袁紹決戰。他兵少,糧少,耗不起時間,拖得久了,萬一荊州劉表或江東孫策再來偷襲許都,他的處境就危險了。
要速戰,但又不能一對一的硬拼,曹操一時也無計可施。
雙方僵持,很快十日過去。
“報!丞相!袁軍建起了土山!”
曹操等人連忙來到帳外,向對面看去,果然見袁紹軍中有軍士提擔挑土,在營外搭起土山。
荀攸撇了撇嘴,袁紹真是財大氣粗,能平地建碉堡。人多了不起啊,小心我告你違章建築啊。
曹操問道:“此乃何意?”
郭嘉道:“是想在上面安置弓弩,居高臨下射入我營,丞相不可令其得逞!”
曹操下令:“命張遼引起騎兵衝陣,拆垮土山!”
張遼領命而去。
便聽鼓聲大作,殺聲震天。過了一盞茶時分,張遼派人回報:“袁紹以強弓勁弩守住土山,若硬闖,只怕損失慘重!”
“丞相,我軍戰馬不多,經不起損耗,讓他們先退回來吧。”荀攸建議。
曹操想想也只好如此,令道:“傳令張遼收兵回營。”
劉曄上前道:“丞相,我有主意,可造投石機以破之。”
“投石機?”
“是,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