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可打,他們自然是鬆懈下來了,長此以往,必定是往紈絝方面發展的,四弟的這個軍校還是有一定的束縛力的。”
康熙點點頭:“你說的也不錯,胤祉,你們可有什麼意見?”
三阿哥胤祉輕咳一聲,悠閒上前:“汗阿瑪,兒臣不懂軍事上的事情,但是聽大哥那意思,對大清,對八旗子弟都是有好處的,既然有好處,那兒臣就不反對。”
康熙眼神往另外幾個兒子身上掃去,十三是無條件支援他家四哥的,當然是站在同意這一方了。而十四這會兒還沒從改玉牒這件事情上回神,相當於棄權。
胤禩仔細打量了康熙的臉色,見他確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也算是同意了。胤禟跟著胤禩的腳步走,投了同意票。
倒是沒想到一向是當透明人的胤祺有些遲疑:“汗阿瑪,兒臣有幾個疑問想請教一下四哥。”
康熙點點頭,胤祺就轉身看胤禛:“請問四哥,這軍校辦起來,是讓八旗子弟交束脩入校還是別的什麼?而畢業之後,他們又是怎麼安排?大哥之前說,八旗子弟以軍功立身,但現在我大清沒有戰事,他們出了校門,應該去做什麼?而且,軍校出來的人騎射什麼的都不會太差吧?這樣的人,若是聚集到一起,是不是會發生其他什麼事情?”
這個其他,不用明指,大家就明白是什麼意思。當初他們大清是怎麼奪了大明朝的江山?漢人多少?滿人多少?以少勝多的關鍵是什麼?
這些個問題,他們心中無比清楚。
隨著胤祺的提問,兄弟幾個的臉色都嚴肅起來了。胤禛像是早就深想過這幾個問題,一絲猶豫都沒有,馬上回答道:“五弟的這些問題是很好的,我之前也想過,不過我同樣不是很擅長這方面的東西,具體的還要大哥他們來制定。”
看胤眩�α艘幌攏�範G接著說道:“但是我有個大概的念頭,今兒大家隨意聽聽,若是汗阿瑪和大哥覺得還有用,那也算是我盡的微薄之力了。”
康熙摸摸鬍子說道:“老四,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好與不好,大家都隨意討論一下。”
胤禛應了,慢慢說道:“汗阿瑪,我大清這些年雖然是風調雨順的,但偶爾也有天災發生,比如說,黃河決堤,每當天災發生的時候,總是當地人民組織起來慢慢恢復災前的情況的。若是我們成立一個專門救災的軍隊,救災情況肯定比百姓們快,還會更好。”
胤禟在旁邊嗤笑了一聲:“四哥,你說的真好笑,那天災難不成是年年都會發生的?沒天災發生的時候,那些軍人做什麼?總不能讓大清一直掏國庫養著他們吧?”
胤禛看了他一眼:“難不成現在朝廷不用給八旗子弟發月俸?”不管是白身還是官身,只要是在旗的八旗子弟,每個月都是有月俸可拿的,這種情況,更是大大的加快了紈絝增生的速度。
胤禟也明白這一點,於是就被胤禛噎的說不出話了。
胤禛轉身接著對康熙說道:“天災當然不是年年都發生的,但是有備無患。沒有天災還有**,天災**都沒有,我們還可以組織那些兵士去種地。”
這方法是從現代學過來的,現代的軍人就連特種兵都有退役的一天,更何況普通軍人?
讓那些八旗子弟入軍校,也並非全部是為了培養士兵,而是鍛造他們。經歷過軍事訓練的人,比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更多了幾分韌性和資質。
聽到胤禛說讓那些人都去種地,包括康熙在內,幾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抽了抽嘴角。胤禛這想法要是傳出去,估計走在大街上都會被人砸雞蛋。
自從清軍入關,八旗子弟就有一種很虛偽的優越感,他們寧願領著餓不死卻也吃不好的月俸每天在大街上逗鳥遛狗,也不願意自降身份去種地或者經商。
胤禩就感覺自己有點兒放心了,只要到時候將胤禛的這句話傳出來,八旗就絕對不會為胤禛所用了。就連康熙,臉上的笑容也帶上了幾分輕鬆。
當然,輕鬆的不是康熙和胤禩兩個人,胤禛也鬆了一口氣。這時候讓汗阿瑪起疑,不是明智之舉。
“朕覺得胤禛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康熙哈哈大笑了兩聲,看著胤眩�檔潰骸柏費|,既然你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回頭你給朕擬個章程,還有胤禛說的那些安置八旗子弟的辦法,前面的那些先好好想想,種地就先不要提了。”
他現在還需要依賴八旗,八旗根基太深,若是全部得罪了,就是他這個皇上,也討不了好。但是不提,不代表不能將胤禛的想法給傳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