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一百五十 反套路
隨著趙雍一聲令下,趙國境內風起雲湧,廉頗與趙奢各自集結兵馬,準備進攻相隔不過百里的魏國都城鄴縣。
魏自百年前建國,始定都於安邑,後來遷到大梁。
境內主要城市有大梁、鄴縣、魏縣、陳留、館陶、濮陽等地,面積算不上廣袤,但人口卻異常稠密,土地肥沃,經濟繁榮。
在歷任君主的治理下,魏國逐漸崛起壯大,成為中原地區最強的國家之一。
及至魏斯繼位,任命李悝為相,輔以西門豹、翟璜、蘇代等文官,使得魏國政通人和,風調雨順,人口迅速增長至四百萬,成為天下的強國之一。
而魏斯的同胞兄弟信陵君魏無忌因為禮賢下士,待人寬厚,撫卹百姓,名聲遠播,慕名來投的門客絡繹不絕。
鼎盛時期,信陵君門下的門客多達五千人,使得魏無忌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齊名,並稱為南北二公子。
至於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因為齊國現在是姜姓呂氏的天下,所以田文還只是齊國的一介普通文官。
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更是連出仕都沒有,此刻還不知道在那個牆角旮旯玩泥巴。所以世人只知信陵君魏無忌與平原君趙勝,“戰國四公子”目前是不存在的。
魏無忌不僅有能力有威望,而且還忠心耿耿,一直兢兢業業的輔佐兄長魏斯,努力發展魏國,在這個群雄並立的亂世生存壯大。
魏斯也是用人不疑,委以自己這個一奶同胞的兄弟重任,讓魏無忌有了用武之地,在軍政上都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
在武將方面,魏斯提拔了龐涓、樂羊、尉繚、晉鄙等一批武將,鍛造甲冑,製造兵器,訓練士卒,使得魏國兵力逐年上升,鼎盛時期擁有二十三萬帶甲之士。
即便強大如齊、秦,也會賣魏侯幾分薄面,更何況其他中小國家,提起強魏誰不變色?
但隨著趙雍“胡服騎射”的改革,趙國迅速打敗了北方的婁煩、林胡等少數民族,把趙國的疆域向北拓展了五六百里,佔據了鉅鹿、平原、常山、安平、渤海、河澗等地,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發展壯大。
趙雍的能力不在魏斯之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趙國的人才同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文官方面,趙雍發現了藺相如的才能後如獲至寶,言聽計從,使得趙國國力發展迅猛,經濟突飛猛進,人口迅速增長。
平原君趙勝也嶄露頭角,表現了非凡的政治才能,獲得趙雍器重,與藺相如一起為趙國出謀劃策,壯大趙國。
但總體來說,趙國的文臣質量不如魏國,這也是趙雍極力籠絡公孫衍的原因。但讓趙雍不爽的是,公孫衍卻不能真心實意的為趙國效力。
趙國的文官略遜魏國一籌,但在武將方面卻是甩了魏國一大截。
廉頗、李牧、趙奢、司馬尚、樂乘、賈偃等人更是以井噴的形勢出現,尤其李牧與廉頗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率領趙軍打的林胡、婁煩等異族抱頭鼠竄,不敢再輕易進犯中原。
李牧率趙軍東進,為趙國拿下了渤海、河澗、平原等地。廉頗率趙軍北上,為趙國攻掠了常山、趙縣、鉅鹿等地。趙奢率趙軍南下,為趙國拿下了廣平、肥鄉等地。
各路戰線全面開花,使得趙國人口迅速膨脹至四百五十萬,軍隊超過三十萬,一舉超越魏國,成為天下五大強國之一。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酣睡,但就在趙國與魏國的旁邊,就各自臥著一隻彼此眼中的猛虎,稍不留神就會被吞噬掉。
看著曾經的小兄弟迅速崛起並超越了自己,魏斯心裡酸溜溜的頗不是滋味。
為了遏制趙國的發展,魏斯決定採取“雙都”的策略,留下魏無忌、尉繚坐鎮大梁,自己帶著李悝、龐涓等文武遷都鄴縣,與趙國邯鄲相隔一百餘里,相互對峙。
這兩個實力相當的國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彼此提防,暗中較勁,卻又都不敢輕啟戰端。
西邊的老大哥晉國不樂意了,尤其是趙國的發展嚴重影響了他地區霸主的地位,多次仗著兵多將廣進攻趙國,俱都鎩羽而歸,無功而返。
趙國與晉國結了仇,就更不敢得罪魏國。
而魏國與南面的韓國積怨重重,不時刀兵相見,所以也不敢輕易招惹趙國。
兩個鄰國就這麼相安無事的做了多年的鄰居,幾乎沒有爆發過千人規模的衝突,但這次在唐國君臣的挑撥算計之下,終於爆發了巨大的矛盾,大戰一觸即發。
得知趙雍派遣廉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