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有十全的把握了,就算銘山埋伏失敗了,我軍任然可以退守蘭關,就算勝不得他王旭,我軍據關而守,那王旭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過得了這蘭關”。
一位謀士也起身隨聲附和道:“不錯不錯,善用兵者不慮勝先慮敗,就算蘭關也失守了,我軍還可以退守銘蘭縣城,立於不敗之地,何懼那王旭”。
眾人的分析,朱環聽的是連連點頭,一改剛才的憂慮之色,笑著說道:“諸位大人說的不錯,我手握三千甲士,又有雄關據守,區區王旭何足懼哉”。
大堂末座出來一位儒生,道:“侯爺,想殺那王旭何須我們自己動手啊,在下有一計,侯爺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將那王旭碎屍萬段”。
朱環抬頭一看,皺了皺眉,說道:“梁青,你平日裡很少獻計,今日何以口出狂言,你且說來聽聽”。
梁青理了理思緒,自信的說道:“回侯爺,前幾日我們為了招募士卒,劫攔下了五萬多難民,如今士兵以挑選完畢,留著也是無用,不如就告訴他們,就說那銘山之外有數萬旦糧食,讓他們去搶,侯爺請設想一下,面對五萬的難民,王旭該如何抵擋?哪怕一人吐他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屆時,我們只管坐收漁利。”
朱環疑惑的問道:“你怎麼就這麼確信那些難民會去搶王旭的軍糧?如果他們不去,又該如何?”
梁青繼續說道:“侯爺不必擔憂,王爺可在銘山兩側安排下甲士,如果他們敢後退,便下令士兵們開弓放箭,侯爺,你說他們是願意往前走去吃糧食好呢,還是回來送死好?”
“好,好計策。。。”蔡文卓道:“侯爺,文卓以為此計可行,就算沒能將那王旭殺掉,也能使得他們元氣大傷,這對我們往後的作戰是很有利的。”
第二十四章 五萬流民殺來
“好,既然文卓先生都說此計可行,那就按計行事”朱環點了點頭,旋即道:“羽兒,這件事就交由你去辦了,務必要將那王旭碎屍萬段”。
“父親放心,孩兒定不辱命”。
銘山之外二十里,王旭的軍營燈火通明,由於此處已經靠進了銘蘭縣,所以軍營的防備很是嚴整,不但有堅固的圍欄,還放了大量的拒馬。
中軍大帳內,王旭、黃權、孫鈺、張猛正在商議如何過這銘蘭縣,經過了黃權的查探,王旭發現,這銘蘭縣的縣令竟然是一位侯爺,而且還是世子的岳父,由此可以肯定,銘蘭縣絕對不會像慧靑縣那樣不戰自退。
王旭開口問道:“都說說吧,如何過這銘蘭縣?”
孫鈺平時是很傲,但今下午隨黃權去探查了地形後,也沒脾氣了,孫鈺說道:“將軍,這銘蘭縣的地形真是奪天地之造化,我們從慧靑縣一路行軍來此,從未發現過一座大山,可剛進入銘蘭地界就有一座銘山立於邊界,想要過這銘蘭縣就必須要從這銘山經過,銘山官道生於銘山之中,寬達三丈,長達十里,兩面都是絕壁,如果敵人在兩面高山上埋下伏兵的話,那我們躲都沒處躲,必死無疑”。
黃權嘆了口氣,接著說道:“剛才孫鈺說的,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今天下午,屬下一路探到了銘山十里之外,從一百姓口裡得知,這銘蘭縣還有一個雄關,名叫蘭關,這才是阻擋我軍過境的重要關卡,此關就修建在銘山之盡,高四丈,寬三丈,易守難攻,就憑我們這點兵力,只怕還沒到蘭關就全軍覆沒了。”
王旭看向張猛,但張猛就緊閉著雙眼,沒有要說話的意思,王旭驚奇,心道,難道這禿子已經成足在胸了?
王旭問道:“禿子,你有什麼看法?”
張猛瞪大了雙眼,嘟囔道:“我才不操那心,主公叫我打哪我就打哪,你們商量你們的,不用管我”。
眾人大汗。。。
其實這有時候頭腦生的簡單點也沒什麼不好,啥也不操心。
王旭笑了笑,說道:“也不用太過擔心了,我們只要能過了銘山官道就行了,世子向各縣下的命令是,讓他們扮成土匪攔劫我們,由此可見,各縣的縣令都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既然如此,那我們路經蘭關,官兵又豈敢攔截?要知道我們可是王爺派往景遼縣的”。
黃權苦笑道:“將軍,這銘山官道也不是那麼好過的啊,我們得商量個完全之策,以我們這點兵力是肯定無法將糧食運往蘭關的。”
其實王旭可以招兵,臨行前,王爺授予王旭擴軍之權,如果此時能擴兵數千,那透過這銘山官道就輕鬆多了,但此處空曠如野,往前,進不得銘蘭,往後,又離慧靑縣甚遠,招兵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