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4/4 頁)
淦州人的大力宣傳和前頭人的表率凡是再進入淦州的,都是決定要留下的。不想留下的,也能吃得幾頓飽飯自己就掉頭去別的地方。
他們最主要是不想害了衛國公。
來的難民很多,因為又有多處河道決堤,而朝廷便是將僅存的糧食運來,也賑不了災了。
原本還對朝廷有期望有盼頭的災民,日復一日下,再堅持不了,留守家園的心被迅速磨碎,老人倒下了,孩子也倒下了,難道真要全家都死在洪水中?
遠方傳來訊息,淦州真的接受災民,真的能吃飽飯。更多的人橫跨州府,拖家帶口來到淦州。後來已經不需要再宣傳競天的難處衛國公的艱難,人們麻木排著隊進入淦州,自動隨著前頭的人登記改換戶籍。
只要到了排隊的地方,就有人給遞上熱乎乎的湯水舒緩腸胃,登記好,又有人帶著去旁邊露天大食堂吃飯,休息一天,另有人再帶著他們散往淦州各地安頓下來,重新投入忙碌而充滿新希望的生活。
一開始,這些都是淦州本地人做的,隨著難民越湧越多,人手急速短缺,便從難民裡頭選了手腳利落能說會道聽話懂事的來負責招待,這些選出來的人不用教,走到哪兒都在宣傳他們來到淦州後的新生活,有了乾燥溫暖的屋子住,有了熱飯熱菜吃,周圍的人和善,只要好好幹活,不出個幾年又掙出一片家業。哦,對了,要是你身上還帶著地契房契就說,寨主會派人去老家核對給大家折成銀子或是換成在新家的土地。
難民就問,這不跟搬家差不多?
接待的人笑,差多了,在老家搬家是你一家子自己的事兒,這裡大家夥兒都幫一把呢。
說著說著兩邊就抹了淚,那麼大的災能活下來,還能重新過上安定的日子,老天保佑哦。
不,是寨主保佑。
“搬就搬了,祖上多少代前不也是從別地過去扎的根嗎,等洪水過去,再回去祭祖分個支,還是一家人,還多門親戚走動呢。”
難民被分散到淦州四面八方,競天去走訪,聽到的言論差不多都是如此,好笑的想,朝廷這麼不作為,倒是傷的百姓冷了心,死心塌地安了家。正巧自己缺人,真是謝謝鍾大將軍了。
要說鍾大將軍估計也想不到會有如今的局面。他栽就栽到了錯估了競天上。他只以為,競天是金大人的女兒,不是真正的水匪出身,那行事作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