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討論、對劇情發展的遐想,而是對故事本身的深思。就拿比試來說,其在武俠小說中可謂屢見不鮮,但每場比試的結果似乎都遵循著一條線路。且不討論比試的原因,就說它的過程與結果。兩個或數個看似道貌岸然的人由於某種原因決定在一起比試伸手,結局不論是勝敗或是平手,都會有那麼一方人因此懷恨在心。結果就是,懷恨在心得一方人要麼勤學苦練,要麼不擇手段,反正就是不勝過對手誓不擺休。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都忘記了,比試本身就是有勝有負,有贏有輸,憑什麼贏的人就要從此樹立一個敵人,揹負一種怨恨,有時甚至是隻要不輸給對方就要承擔者勝利所“理所應當”承受的責任。如果你不願承受這種所謂的“責任”,結局也有兩種選擇,要麼認輸,要麼乾脆不參加比試,而這樣的結局呢?你仍然要承受嘲笑,甚至百年的罵名。的確,我們不能否認生活中存在這種面對千萬嘲笑而不懈之真正的大義者,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對於這些人的不公平,這種失敗者毫無道理而言的怨恨不該讓這些真正的大義之人承受,也許、哪怕、就算他們並不在乎。
很多理xìng的人可以說這就是一種戲劇衝突,因為沒有衝突也就沒有故事,沒有了故事也就沒有了小說。而在劉惺祤的心中,這種第三者看似無聊的矛盾,就是最真的人xìng,就是真實的生活。
比試結束了,劉惺祤的心中感慨萬千,他所在意的並不是比賽的成功或者失敗,而是他明明看透了這一切,卻沒有能力去改變它,這使他感覺對於生活而言他是弱小的,也就是這種他認知的弱小在某種場合會突然爆發,讓他永遠認為自己就是個失敗者。
新一輪的抽籤再次開始,劉惺祤無奈都走上前來隨意的一伸手,還是3號。他搖頭苦澀的笑了笑,心中已經做好了退出的準備。
此時宓忠儒似乎看出了劉惺祤心中的不悅,雖然他並不能完全體會劉惺祤中心的情感,但還是在其準備登臺的哪一刻,走到近前小聲的安慰道:“小兄莫要不快,比賽總有輸贏,不論用什麼方式,只要在未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勝出,就是一種成功。看的出小兄乃是心懷寬廣之人,何必為這一點小事影響心智。你在文試中的表現十分出sè,現在的你就是我西塘縣的驕傲、是昭君的驕傲、也是我宓忠儒的驕傲、更是王鏢頭的驕傲,小兄你可要加油啊,別讓我們大家失望啊。!”說罷,他拍了拍劉惺祤肩膀,笑著走開。
宓忠儒雖說沒有真正猜透劉惺祤的心思,但其仍然按照他的理解說出了一番安慰與鼓勵的話語,甚至還把王鏢頭的驕傲放到了最後加以強調。因為在他看來,王鏢頭在劉惺祤的心中應該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事實證明他是明智的,他猜錯的沒錯,他的一番話也的確影響到了這場比賽的結局。因為在劉惺祤的心中,雖然其不敢誇耀說自己能為朋友兩肋插刀,但是為了自己的師傅、自己的恩人就算是得罪一些人,承受一些怨恨,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至於以後會怎樣,現在的劉惺祤可沒有心思去想的那麼遠,只要能讓王鏢頭高興,能讓他心存慰藉,劉惺祤什麼都願意去做,何況又是這樣一場公開的比試呢?
抱著這樣一種心態,在劉惺祤在腳步邁上擂臺的那一刻,他徹底改變了最初的決定,他要贏,而且要贏的漂亮,毫無爭議。
鑼聲響起,劉惺祤二話不說,一個箭步便衝上前去,一伸手就是一套組合拳法。儘管劉惺祤的拳法並非jīng純,也毫無亮點而言,但他的特點是在於快,《御風集》本來就是一本著重速度的功法,劉惺祤一出手便是想以己之所長出其不意的給對方致命一擊。
然而這場戰鬥並非劉惺祤想象的那麼簡單,能進入八強的人是絕對沒有吃白飯的。
劉惺祤這次的對手是一個身材不高,但眼睛卻極其明亮的青年,在劉惺祤暴風一般的攻擊下,起初還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但是很快其便發現了其中的弱點,他把重點放在躲避之上,只進行必要的格擋,甚至在這種對峙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他還能偶爾的給出反擊。他的想法很簡單,這種快速的攻擊是相當耗費體力的,只要對方稍有不支,那麼勝利就不言而喻了。
劉惺祤在出擊無果之後,也很快發現自己的破綻,但在想出新的對策之前他絕對不能停手,畢竟現在的他正處於攻擊的上風,一旦停手豈不是賣了自己的破綻而給了對方進攻的機會?到那時在拳腳方面並不擅長的他一定會處於弱勢而難以應對,他還沒傻到那個程度。
‘恩?破綻,’想象想著,劉惺祤的腦袋中突然閃現出這二個字,隨後他立即來了注意。劉惺祤將腳步隨即放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