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用好零用錢,用於購買學習用品,交通費,以及同學間小額募捐等。
現今世界,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要培養和鍛鍊這種能力,專家建議:在孩子*歲就應當注意培養其理財意識,而到了中學這一理財觀念的形成和定型時期,家長和學校也應積極做好引導工作。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經常看到一些同學身著名牌,日常生活中比吃比穿比用的現象。其實這與我們中學生的身份是不相吻合的,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中學生是消費者,財富來源於家長,那麼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念呢?
首先,應樹立適度消費觀。適度,就是適家庭經濟條件之度,適中小學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錢要考慮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顧家庭生活條件而追求超前消費是不應該的。父母辛苦工作撫育孩子本已不易,怎麼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費要求加重他們的負擔呢?適中小學生消費需求之度,這就是說,提倡同學們在為了自己成長方面該花的錢還要花,但在享樂方面不過分追求。比如身體發育需要的營養飲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書刊,符合中小學生身份的衣物,該買的就買。而時髦地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著花父母辛苦掙來的錢,是很不合情理的。穿的只要樸素大方即可,在我們的校園裡以後只能穿校服,這既有整體美,有能彰顯我們青少年青春的活力。吃的方面,大家更不能挑食、偏食,吃飽,營養足即可,我校餐廳的膳食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去配製,而有些同學不到餐廳吃飯偏去吃零食,這既是一種浪費和奢侈,也對自己的身體發育不利。
其次,中小學生要防止盲目消費。盲目消費表現在不管有無好處,有無必要,是否適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時髦,趕潮流。只要人家說聲:“現在就興這個”或“這東西國際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我們應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接受科學的消費諮詢,多聽家長、老師的意見,多思考消費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費。比如走讀生的交通用具方面,有些同學看別的同學的車是品牌的,就去盲目攀比,一輛車就花上千,夠我們家長一個多月的工資了。同學們,這純粹是虛榮心作怪,願我們多為父母著想,學會過節儉的,有愛心,有責任感的生活,不要盲目攀比。
第三,要抵制不利於健康的消費內容。有個城市對中學生作了一項調查,吸菸的佔35%,飲酒的佔38%,會打麻將的佔70%。此外,還有同學進營業性歌舞廳、玩遊戲機賭博,這都是不良的消費行為。抵制不良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學生是否樹立了正確的審美標準與良好的生活方式。我們應在修身、礪志、促學、健體上下功夫,這樣才是一個正派而有風采的青少年。
消費方式反映著人的文明程度。中小學生的消費方式應當是合乎社會的文明風貌、健康有益的。消費分為生存性的、享受性的和發展性的三個層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礎上,我們的消費應多投向發展性層次。例如,訂購有益的書刊,學習電腦,參加促進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對有害的消費要時時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種誘惑下誤入歧途。不管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節儉美德總是受人推崇的,因為世界的資源有限。過去人們說“清貧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中學生應當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理財第一方法——儲蓄罐
儲蓄罐,儲蓄罐又叫存錢罐,是把平常買東西的零錢放進罐子裡積少成多,它可以教給我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過去人們把它稱為“撲滿”,是我國西漢時由民間創制的一種儲蓄工具。《西京雜記》記載:“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這種用粘土做成的封閉式的小瓦罐,只有進口,沒有出口,錢幣能進而不能出,儲滿後,只有打碎“撲滿”才能取出錢幣,具有防止錢幣被耗散的優點,故而受人歡迎,流傳至今。現在的儲蓄罐有鐵製、瓷質、塑膠等等,製成的樣子各式各樣,有製成郵筒、小房子的,也有製成電視機、小動物形狀的。儲蓄罐不僅我國有,在國外也同樣盛行。
我們可以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儲蓄罐,把那些平時用不到的,或是剩下的零花放起來,開始我們的理財第一步。儲蓄是理財的基本,對於我們中小學生來說,理財應該從儲蓄開始。若孩子能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意味著理財觀念已開始萌芽。學會用儲蓄罐收集零用錢,自覺或習慣地往儲蓄罐裡塞零花錢。同時,自己需要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