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1/4 頁)
但是,難道成秋屏導演就真的推翻了她自己的理論,將鏡頭對準了各種本該是屬於大背景的東西,卻沒有專心講述故事嗎?假如一個專業人士有了這樣的認知。只能證明他的分析和技術都停留在初級階段,沒有真正領會《華夏之周旋傳奇》這部電影的精髓和其中精妙的手法。
讓我們再重複一遍成秋屏導演的那句話:電影最重要的是講述故事,而一切的畫面鏡頭都必須為講故事服務。
記住這句話。然後讓我們來看《華夏之周旋傳奇》這部電影。首先,它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拋開電影名對我們的干擾,實際上我們會發現一個細節,這部電影的表面主角是周旋,說的是她的所見所思所想。但如果從整部電影描繪的主次和深度來說,《華夏之周旋傳奇》的主角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社會,是華夏這個國家。整部電影的故事並不是周旋的人生,而是一個民族的抗爭和復興。
找準主角之後,之前鏡頭描繪的一種偏移就找到了解釋。我們會認為成秋屏導演在這部電影裡出現了自我矛盾的情況。是基於我們將故事定位在周旋身上,將她作為主角看待的緣故。但是當我們發現這部電影的主角實際上就是華夏本身的時候,很多鏡頭語言的獨到之處就能夠被我們所發現。
我們再回來看那三個給人印象極為深刻。在未來也必定會在影史上留名的經典鏡頭。
第一個鏡頭,以周旋為主角的角度來描述,這就是她加入遊行的鏡頭,但是如果將主角放在華夏上面的話,那麼這個鏡頭的實際內容就是“覺醒”。這個鏡頭。講述的是一個國家在經歷了迷茫之後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組成國家的人開始逐漸領會到國家的需要。開始有了轉變。從宏觀上來說,這就好像是一個人的身體中,大腦發出了命令。當然,非常巧妙的是,成秋屏導演採用了一種以小見大結合以小襯大的拍攝手法來表現她想要表現的故事。
以小見大很簡單,誰都知道這一次遊行不會是個例,而是全國到處都在發生這樣的“覺醒”。如果讓一般的導演來拍攝,他們多半會選擇拍攝周旋走入遊行隊伍,被感染到舉起拳頭喊出口號,然後或許是直接拍攝其他地區的遊行情況,或許是周旋去參加其他的運動。這是大眾思路,沒問題,但是其表現力遠遠不如成秋屏導演採用的這個畫面。透過拍攝人們不斷彙集進入遊行人群中的畫面,很容易就讓人想到,還會有無數人從外圍不斷彙集起來,最終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大。而整個國家,覺醒者越來越多,而未來所有人都會覺醒。這就是以小見大。
而所謂的以小襯大,屬於生造詞彙。要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在這個鏡頭的一開始,是放在周旋這個線索身上的,她就是這個所謂的“小”,在經過電影前半部分有意無意的描繪之後,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與眾不同的,是傑出的。但是當她進入遊行隊伍之後,鏡頭立刻轉換,直接選用高空拍攝,這個時候,周旋在人群中就被模糊了,可以說是泯然眾人。這裡的鏡頭語言有很深刻的含義——這是屬於無數人的大勢,在這樣的大勢之下,個人無論有多麼輝煌,永遠是微不足道的!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鏡頭,南京大屠殺之後周旋所見的場景。這個鏡頭成秋屏導演可以說是明目張膽地直接將周旋這個線索要丟在一邊了。如果不是鏡頭一開始的搖晃和抹淚的動作,很多觀眾都難以意識到自己現在就站在周旋的視角吧?不過,也正是在見到慘狀之後的魔方人的動作的鏡頭拍攝,才讓觀眾們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真正體會到周旋的心情,或者說,是體會到身為華夏這個國家的一份子的國民的心情。進入這種狀態之後,即使觀眾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電影主角是誰,卻在欣賞角度方面站到了導演所希望的立場上。這樣一來,就好像是講述一個故事的時候,聽眾分外認真,說是沒有意義,本質上卻還是在為故事服務。
晃動的鏡頭過後之前,是慘象,我稱呼這個鏡頭為“涅槃”。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根據調查,這個鏡頭之下百分之九十七的觀眾一沒有產生悲涼的感覺,二沒有產生噁心的感覺,絕大部分的觀眾的感受是“壓抑的憤怒”。大家都站在了華夏人的立場上,希望能夠雪恥。而這樣的心態就是電影中華夏這個主角的狀態,脫離了軟弱和迷茫,要奮起,要涅槃。
如果把華夏看做一個人,電影到這裡講述了他從低潮的茫然到立志,緊接著自然是奮鬥和成功了。第三個鏡頭,實際上是一組鏡頭中的最後一個。
成秋屏導演拍攝的這個結局,最令人有感觸的是兩點,結尾開頭那裡,周旋叫出的“中國”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