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何教導自己,然而他卻是為數不多地能夠接受韓非漢末近乎叛逆般的學術言論,甚至,還以自己的名聲還極力的支援自己。韓非腦中經常浮現出鄭玄在看到他摘自後世文學的語句時的欣慰笑容。
所以韓非要趁著老師還健在的時候,再給老師一個驚喜。他相信重視術數的鄭玄是理解並支援他將兵法改為軍事學並強調資料說話的理論,鄭玄的支援又是韓非推行自己的理念的保護傘,可以消除一部分人的不滿而帶來的不利影響。
再者就是自己的名氣了,如果這部兵書真能夠編撰出來,那麼,自己在士林的地位,將是無人能夠動搖。
為了寫好這部書,韓非將自己詳細收集的大大小小的戰例一一拿出來挑選,並有針對xìng的選擇了兩漢時期著名的戰例。韓非要從正面、側面各個戰場來對這些戰例進行分析,並將戰場上的戰鬥用資料和圖形進行細化分析。
其中秦趙上黨之戰、鉅鹿之戰、十面埋伏等戰爭就是韓非選擇的戰例。尤其是才結束不久的虎牢關之戰,不但因為韓非資料收集的及時而論據充分,更因為時間不遠,在編撰成功後才能夠讓人們的影響更深刻。
“子儀,當年鉅鹿之戰發生之地民間百姓的口述,你拿回去,將其中的細節一一整理出來,然後用平面圖示示出來。在區域性戰事的放大圖上,要清楚地畫出戰鬥時兩軍陣型的變化,最好是要根據當時雙方兵力的變法畫出不同時候的圖形。”
韓非可不是一個人悶頭寫書,他雖然雄心勃勃,可是天生的懶筋讓他不耐煩親自去做那些瑣碎的事,而且他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
ww.23zw.co
ww.23zw.co高速首發傾漢最新章節,本章節是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賢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陽王澤
“夫君,莊外有人想要求見。”
雖然沒有拜堂成親,但並不妨礙郭繯這樣的稱呼,當然了,對於拜堂,明媒正娶,郭繯已經不報什麼希望了,除非王允死了,才有這個可能。
這一rì,韓非練罷了武,聽裴元紹稟報了這兩rì來的大小事情,正在書房內看書時,郭繯推門走了進來。
“先生?”韓非聞言不由一愣,在幷州,他好象還不認識什麼先生!難道,是郭嘉、陳宮他們誰來了?“繯兒,那來人可曾透過姓名?”
“這人啊,妾身也不曾見過,但是聽其口音,卻是本地之人。妾身遠遠見他相貌不俗,故也不曾怠慢,聽下人回稟後便來尋你。他說他叫什麼來著……哎,你看我這記xìng!哦,對了,叫王澤!”可能是蝦仁回稟的有寫含糊,好半晌,郭繯才想起了來人的名字。
王澤?莫非是王季道不成?郭繯可能不知道王澤為誰,畢竟她是個女子,聰穎歸聰穎,但不代表對軍國大事感興趣,但不代表韓非也不知道!王澤乃是太原晉陽人士,郭繯既然說其是本地口音,這做不得假,但是,現在王澤不是應該在代郡做太守麼?怎麼……難道歷史調查有誤不成?
韓非既然想要入主幷州,那對幷州上下大小的官員當然都要調查一番,而王澤既然是一方的太守,韓非又怎可能不給予詳細的調查。本來,按說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想起來哪個是王澤。但誰讓王澤有個了不起的兒子了呢。
王澤有一子,姓王名昶,字文舒。《三國志》立傳的人物,王昶少時知名,初為曹丕的文學侍從,曹丕繼位之後,王昶由散騎侍郎轉任洛陽典農、兗州刺史。魏明帝繼位,出任揚烈將軍、徐州刺史,封關內侯、武觀亭侯。伐吳之後升任徵南大將軍。晉封京陵侯。討伐毌丘儉之亂之後升任驃騎將軍,又因平定諸葛誕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論》、《兵書》等數十篇論著。死後諡號穆侯。
這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就連埋沒了不少風流人物的《三國演義》。也不曾落下這樣一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王昶出場於第一百十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擔任徵南大將軍,率領十萬軍馬進攻東吳南郡。可是由於敵將丁奉在東興取得勝利。作出再攻之無益的判斷,撤軍北還。
本來,韓非還準備太原到手之後就去登門拜訪的,可萬沒想到,王澤竟是先一步來到,可以說,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只是,他怎知道我在此處?
還是說。只是單純的想要拜見這處莊園的主人?
……
“夫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