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躍躍欲試。大有掙脫韁繩,上沙場,馳騁千里之勢。好不野性,在張頜的安撫下,這才又安靜了下來,甚至還用馬臉拱了拱張頜的臉,很老實的站在他的身邊。
此馬,一身的銀白,端是神駿無比。就算是比只韓非的那匹肅霜,也不會遜色太多,銀白的皮毛。在夕陽的照耀下,竟發出一種熒光,韓非心中一動,道:“前朝伏波將軍馬援曾說。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也有人說,馬者,大將軍之雙腿也,儁乂早前戰馬普通,我早想為你尋一匹好馬,只是一直沒有門路。今這匹戰馬既然選擇了儁乂你,還請善待於它才是。這,是一匹難得的好馬!”
說著,又看了看這匹白馬,韓非說道:“觀一一身銀白,光芒下若有熒光加身,不防就稱你‘照夜白’吧。”
照夜白乃是唐玄宗收藏的名馬之一,韓非甚至在後世看到過《照夜白》的名畫,畫上的照夜白與如今眼前的這匹白馬至少有著八分的神似,韓非也是心中一動,起了給寶馬起名的心。
這匹戰馬許是聽懂了韓非的話,對這個名字很是喜歡,咴兒咴兒的叫了幾聲,馬腦袋甚至還點了兩下,很是人性化,不禁令人稱奇不已。
張郃大喜,忙是謝過韓非,牽馬向一片空地走去,儘管馬具還沒有配全,他已經急不可耐地要試馬了。
這時,韓非聽見遠處有人叫他,一回頭,只見甄遙帶著一年輕人向他快步走來,看那人模樣,身材魁梧,長得濃眉闊目,顴骨高聳,頜下留著一蓬大鬍子,赤髯碧眼,明顯不是漢人,韓非心中一動,想來,這就是鮮卑人了。
他是第一次見鮮卑人,不過曾聽說過,蘇軾在觀賞唐人韓幹的畫時賦詩,其中一句是:“赤髯碧眼老鮮卑” ;,說明在唐人的畫作中,鮮卑人的形象還是黃鬚碧眼的,反映出唐代社會普遍將黃鬚碧眼看成是鮮卑人的相貌特徵。不過,既然有這麼一說,顯然鮮卑人大多也就是這樣了。
倒是和眼前這人一般模樣。
韓非上前,微微的行了一禮,“這一次,辛苦二叔了。”
雖然韓非知道甄遙這個人很是勢力,甚至在之前想把他沒過門的妻子給草草的嫁個人,但不管怎麼說,他也是甄姜她們的二叔,這一次,對他韓非的幫助也是甚大。
四千匹戰馬啊!
不看在別的方面,就只這四千匹的戰馬,甄遙也值這一禮。
這次販馬完全由甄遙一手策劃,包括從雁門到冀州鄴城,也是由甄遙親自操刀,可以說殫精竭慮,儘管甄遙也是經驗豐富的商人,但這一次,他也同樣感到無比艱險。
“其實能圓滿完成任務,我也很有成就感,而且這一次甄家也開闢了一條新的商道,以後很多草原上的貨物,我們也就能順利運來冀州。”韓非禮待,甄遙可不以為自己就能受得起,也可能是一直養來的習性,甄遙不著痕跡的向旁邊閃了閃身子,不敢居功的說道。
他先前那麼對待甄家母女六人,如今韓非不找他的麻煩,他就燒高香了,至於感激……他從來就沒想過,他要的,就是韓非知道他甄家的作用,日後能有個仰仗甄家的地方,等日後,自己將家主的位置望兩個侄兒身上一推,甄家想不發達都難。
商人重利無情是不假,但甄遙為的何嘗又不是甄家的基業?
他把身後的那個鮮卑人拉上來給韓非介紹道:“這位是鮮卑小部落酋長之子,名叫柯比能,這批戰馬也就是他父親所賣,這次他特地跟來冀州,想買一些冀州的貨物回去。呵呵,據他說,他對公子的茶很感興趣。”
柯比能?!
這傢伙就是柯比能?!
韓非眼珠子不由得圓了許多,忍不住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起了這年輕的鮮卑漢子。
看上去,這叫柯比能的,大約也就在二十五六歲的模樣,穿戴雖然與漢人有異,但並沒有差太多,也沒有顯得不倫不類。柯比能的眼睛很亮,而且,透著智慧的模樣,舉止很有禮,看得出,對漢人的禮節很是熟悉。
他就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那個柯比能?
韓非對這時期大漢周邊的那些小部族瞭解並不是很多,知道的一點,也是從《三國志》等一些史書上了解來的,但並不多,誰讓《三國演義》只演了一個南蠻了呢。不過,韓非對這些部落一些傑出的首領都有著一定的認知,其中就有這一個柯比能。
軻比能,漢末三國時期的鮮卑民族的傑出首領,由於他作戰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被鮮卑民眾推舉為大人。他的部落近塞,所以他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