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枉我郭嘉自認聰明,卻不及主公一言,一席話,勝我郭嘉讀了十年書!今天,卻真是長了見識。自此,郭嘉對韓非更是心悅誠服。
那些原本在太原的人,一開始見晉陽變了稅收,心中惶惶。但是一細想,頓時又眉開眼笑。原本的稅收,不管你有沒有在晉陽交易,只要你帶著貨物進了晉陽,就要交稅,而且是按你貨物的價格收稅,這也是當今天下城池中普遍的收稅方式。
但是如今,雖然進城門的那個人頭稅還在,但是進了晉陽如果沒有交易那麼就不用再交稅了,只有交易成功的時候才收取一的稅收。這簡直就是商人的福音啊!短短半月間,那些商人們就透過自己的渠道告知了自己的親友。隨即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所有得到訊息的商人紛紛趕往太原,幹到晉陽,一時間太原晉陽幾乎成了西北的商業中心,不管什麼貨物都可以在裡買到。
大量商人的來到,大大刺激了晉陽的商業與消費。一些眼光卓越的商人來到郡守府,紛紛請求欲在晉陽設店。
一時間,晉陽寸土寸金!
郭嘉這些日子可是樂壞了,真有那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稅收真如韓非所言,非但沒降。反而比以往提高了五六倍!單是賣與那些商家的土地所得的錢,就足夠韓非再武裝一支精銳了。郭嘉的心中更是對韓非佩服萬分:主公真神人也!
望著府門前熙攘的商人,韓非想了想,自城內西南劃出的那商業區中劃出位置最好的一部分,按著後世的眼光將那地皮逐一定價賣給那些商人。而且定的是五年期限地皮。
郭嘉看著那天價的地皮被商人們爭著購買,下巴都要掉到了地上(如果可以的話,一定會的)。這些人居然花如此高價買一塊地皮,而且還只是五年期限而已!枉他人稱“鬼才”,也想不出所以然,其實,他雖多智,雖然不是一商業白痴,但對商業還真不精通,如何有那些商人的眼光!
集中的商業區。大量的商人入駐晉陽,物價,再也不是世家所能控制的了,所有的一切,皆往良性發展著,晉陽,以肉眼能見的速度日漸繁榮。
……
“主公。你在便好!”賈習急匆匆的走了進來,一眼看到埋在案牘之中的韓非,也顧不得請令,急聲喊道。
“哦?老先生何事如此慌張?沒想到泰山崩於眼前的賈習也能有如此驚慌之時。莫非匈奴兵打來了?不應該啊,即使匈奴兵打來,以老先生之謀,必是成竹在胸,斷無驚慌之理,這卻是為何?難道是張楊又或是張燕的黑山軍有什麼動靜……本太守卻想之不出了。老先生且末著急,喘勻氣再說不遲。”見賈習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韓非不由奇到,什麼事居然讓這位如此這般?
賈習這些日子並不在晉陽,而是被韓非派往了中都、陽邑等太原南部的幾縣,雖然太原在手,但是,張楊那點小手段,又怎能瞞得過韓非以及郭嘉、陳宮這些人,尤其是郭嘉的暗探早就將這些縣的文武根底打探了個底朝上。既然知道是張楊留下來的人,韓非自然不會有半點的客氣,但凡是瀕臨上黨的幾縣,韓非都找足的藉口,將其等一一以與剷除,當然了,太原十五縣,除了晉陽外,剩下的十四縣都是張楊的人,韓非不可能一網打盡,那樣一來,只會落人口舌。
韓非動的,只是那些或與上黨接壤,或是與匈奴人有直接瓜葛的幾縣,在各種鐵證面前,殺雞儆猴,效果倒是非常不錯。
聽說張楊在得到了訊息,還大病了一場。
早知道如此,當初留下這些人幹什麼?
中都幾縣大洗牌,大小官員只要和張楊有干係的皆被清洗,如此,也就空出了許多的缺位,縣城沒人治理怎麼成,可韓非的手下,文官還真不是很多,沒辦法,韓非只能是矬子中拔大個,選出一批人來,在賈習、沮鵠的帶領下,與黃忠一同前往,以鎮局面。
黃忠率軍一萬,屯紮在陽邑,監視張楊的每一點動靜,同時,見於黃忠有勇有謀,韓非又以沮鵠為參軍事,實際上就是準備歷練於他,真正做主的,還是黃忠。
而賈習一同前往,只不過是奉了韓非的命令,委派各縣,鎮壓躁動的局面,這點小事,身為當初的朝廷大員,一州的刺史,賈習自然是輕鬆至極。
而如今賈習歸來,想來,南部幾縣的局面是穩定了下來。
賈習深深的吸了兩口氣,好不容易喘勻了這口氣,這才拱手說道:“主公且莫說笑,老朽且問主公,可是主公您頒佈了那條政令?改稅為交……交易稅。這個詞是誰想的,當真拗口至極!”
切,韓非還以為什麼大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