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好處?別提了,一大堆爛攤子,對了紅梅廠不是你管嗎,怎麼又找到我了?“
“哎,沒破產的話,那是歸我管沒錯,哪怕還剩下一個人,我也要負責他的生活工作。可是紅梅廠不歸我管呀,破產通知書都發下去三個月了,楞是不停產,廠長被撤了之後照舊上班,工人也只認這個廠長,別的廠長派過去根本沒人理。這事兒難辦著呢,哥哥我勸你一句,凡是多請示,實在不行就走點後門,沒大錯就行。“
“恩知道了,多謝王大哥。“張岩心裡掀起波瀾,在他的印象中,紅梅廠就是一個破破爛爛的廠子,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記,因為比這些大得多的企業都倒閉破產,紅梅廠比較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能早點破產未必是壞事,至少能領到一兩萬元的安置費。要是等到在九五九六年那會,最多就3000塊錢了事。
想到這裡,張巖把目光投向了東南方向,那裡正是紅梅廠的方向。
第三十六章 錯位造成的悲劇
早上吃完飯,張巖就出了門,頂著漫天大霧出了門。前幾年的銀州的霧並不多,可能是因為今年夏天雨水多,地氣cháo溼的緣故吧,有霧的rì子明顯多了起來,而且散的慢。不過今天的霧實在太大了一點,張巖縮了縮脖子,走進了霧氣之中。
天氣並不冷,只是霧氣無處不在,讓人覺得有些施展不開。張巖加快腳步,想要早點走到紅梅廠。腳下的霧氣又濃了一些,能見度很低,只能透過沉悶的汽車鳴笛聲來辨認自己的位置,張巖的方向感一向不好,走著走著就覺得路走錯了。猛然間定定站住,瞪著眼睛分辨,一切都隱藏在濃霧後面,影影呼呼的看不清楚。
等到張巖找到紅梅廠,已經是半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紅梅廠很大,又是正在上班的時候,進廠的人很多,張巖也跟著人流混進了廠子。接著張巖溜進了最大的那個車間,一切正常,工人們各就各位,開工率也挺高,半成品在流水線上運轉的也不錯,沒有積壓或者供應不上的情況。不過一個要倒閉的企業有這樣的表現,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再想到黃市長的態度,張巖覺得這裡面大有文章。
“幹什麼的?“有個工人眼尖,看到了張巖。
“我是來找李廠長的,廠辦說他來你們車間了,怎麼我沒看到人呢?“張巖很自然的回答,那個青年工人神情馬上就變得崇敬起來。
“李廠長去特區了。“
“特區?“
“從這裡出去,一直朝前走,走到底就是特區了。媽了個巴子的,特區可把我們廠害慘了。“那個年青工人給張巖指了條路,張巖這才明白,順著廠裡的青石路走了下去,走到路的盡頭,果然發現了特區。
特區面積不大,不過從窗戶裡面看進去,裝修的很整潔,裝置擺放的整整齊齊的,嶄新的好像剛開封的一樣,與剛才那個車間裡面的濃煙重油相比,這個車間的感覺完全不同。張巖看到車間的zhōng ;yāng站了一箇中年漢子,寬肩厚背,正圍著生產線轉圈,相比這個漢子就是那個被免職的在任廠長牛得草了吧。
張巖走進車間,朝這個人打了個招呼:“你好,我是紅梅廠破產委員會的臨時調研員,我叫張巖,請問你是不是牛廠長?”
那個人回過身,只是驚愕了片刻,就恢復了常態,很響亮的說道:“原來是小張同志呀,我現在可不是廠長了,我應經被免職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要是想辦破產的事情我是幫不上忙的。”
張巖沒言語,繞著生產線走了一圈,離得近了張巖看出來,這些裝置倒是都是英文,雖然外面的噴漆依然光亮,可是裡面的軸承都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有些地方還能看到這樣那樣的細小傷痕,雖然被jīng心的修補還是能看得出來。
看了一遍之後,張岩心裡也有了底,對牛得草說道:“這套生產線是從美國進口的吧?”
“是的,你怎麼知道的?”牛得草眼睛都大了,不知道張巖怎麼看出來的。張巖頗覺得無奈,挺大個madeinUSA放在那裡,是個人就知道呀,轉念一想現在英語還沒有普及,牛得草自然不知道了。
“恩,你先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還知道你這套生產線鼓搗了挺長時間一直沒鼓搗明白,對不對?”
“恩你說的沒錯?”牛得草這時候已經不敢小瞧張巖,“這套生產線是兩年前從美國進口過來的,當時王市長幫了大忙,要不然也進口不來,當時論證的時候,說這套生產線具備8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那時候我還是車間主任,高興得不得了,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