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慘然的變成紅色,如火,如荼,如血……他受驚般的退上橋去,孟婆湯從他顫抖手中的碗裡灑出……從此,在秋彼岸的時候,忘川裡便開滿血色的花,奪目、絢麗而妖異。他又在花開的時候來了,在我身邊徘徊著,徘徊著,在走上橋頭的那一刻,竟然回頭,嘴裡喃喃,曼珠?曼珠?我已無淚了。孟婆長嘆一聲,這是這近萬年來,我聽到的唯一一聲嘆息。
他蹲下身來,親吻著我的臉,輕輕的說,曼珠,我不會再忘記你,我要你陪在我身邊。我恍然的望著他,難道他不記得佛說,我們只有一生一次的相見麼?他笑著看我,波瀾不驚的採下一株花藏在袖中走上橋去,我看到他微笑的看我慢慢的喝下湯去。孟婆的臉上閃過一絲奇異的笑。佛說我們違背了天意,從此永生永世不得相見。他卻在笑,笑得很舒心。於是他化作我莖上的葉,葉落方可花開,花開葉已落盡。他說,我們不要一生一次的相見,我們不要陌路相忘。這是我們永生永世的相守,不再分離,不再忘記!於是,佛經說: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於是,彼岸花在佛語裡有了另一個名字:曼珠沙華。
另外的傳說
在《布拉格紅人館》中,彼岸花被當作一種詛咒和懲罰,這種懲罰不會取對方的生命,也不會傷害肉體的任何一部分。凡是懲罰的人身體上都會出現一塊彼岸花的Tattoo,隨著時間漸漸變深。這塊Tattoo會詛咒被懲罰的人永遠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彼岸花的花與葉,花開時葉已落盡,葉長出時花已凋謝,即使是同根生卻生生世世永遠不能在一起。
曼珠沙華的花語:
傳說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
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
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
彼岸花,
開一千年
落一千年,
花葉永不相見。
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永遠相識相知卻不能相戀。
在此生無法觸及的彼岸,
卸下所有記憶,
黃泉為花。
一千年開,
一千年落。
引魂之花——彼岸花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傳說中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
此花一名曼珠沙華,紅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稱為 Red Spider Lily。人稱“草莫見花莫見”。在日本被稱作マンジュシャゲ,發音是曼珠沙華;花語是“分離/傷心/不吉祥”。原產地就是中國和日本,日本最多。
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隻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傳說有魔力,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彼岸花屬於石蒜科(Lycoris Herb),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因為石蒜類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總梗)開花,花末期或花謝後出葉;還有另一些種類是先抽葉,在葉枯以後抽葶開花,所以彼岸花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的說法。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長葉子,秋天立起開花,冬天葉子又慢慢退去,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輪迴而花葉永不相見,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
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準時,所以才叫彼岸花。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豔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絡起來的。在炎之蜃氣樓的邂逅篇《真皓き殘響》中,桑原水菜筆下寫到景虎自殺的瞬間,看到噴出的鮮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紅色曼陀羅華——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