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 頁)
根本不用他們去操心,這同樣減少了人工方面的開支。一番計算下來,這些海商也賺得,這種生意同樣有賺頭。
商品的售價低了,貨物的銷售量就提高了。為了充當分銷商,這些番邦商人,同樣掏盡家財,來這裡採購大量的大宋商品,轉運到本國進行銷售。
誰都清楚,在他們國內,大宋的商品從來不愁賣不出來。很多時候,他們就是發愁,大宋的商品非常稀缺。眼下只要付錢,有人包運送,國內再派人出售,銷售量自然大增。
對於這些海商開門紅,陸續都有生意成交,暫時充當稅務部門的禮部官員。看著一筆筆主動到禮部上交的稅金,同樣樂的嘴都合不攏。
這條商業街,有了這些海商跟番邦商人的交易,每筆成交的貨物,都需要象新南城交給一定的稅收。儘管這些稅收不高,但架不了成交金額跟數量龐大啊!
就連這些海商,也沒想到過,這些番邦商人對大宋的商品,購買的興趣如此之大。平時他們帶著貨去番邦銷售,儘管也不愁銷,卻也沒現在銷的這麼痛快。
於是乎,前往番邦運送貨物的商船,天天都會從新南城出發。而在大宋幾個沿海港口,同樣有大批大宋的貨物,被運送到新南城這邊來。
這種繁忙的商業,也促使著新南城的名氣,一天比一天大。而就在這個時候,由汴梁城出發的祝婚使,也終於抵達了新南城。
一路上,差點因為暈船送命的老太監。也從沒想到,這位從皇城出來的郡王爺,竟然會在這種蠻荒島嶼上,經營出這樣一番熱鬧景象。
看著港口上千帆競渡的場景,前來祝婚的使團成員,也覺得非常的驚訝。等到他們來到碼頭,開始整理儀帳往新南城走時,也感覺這個地方非常的與眾不同。
那看上去堅硬無比的寬敞道路,不時有馬車快速馳過。而那座映入眼眶的護城牆,同樣令這些從皇城而來的成員震憾不已。
這一路上,他們也聽到,趙孝錫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城。可他們從來沒想到,這座城的規模竟然如此龐大。而這一切,就在短短兩月不到的時間裡完成。
擔任祝婚使的老太監,突然覺得,相比回到皇宮,繼續當一個受人冷落的前後宮總管。真不如留在這裡,看看未來這方天地會變成什麼樣子。
至於那些充當探子的護衛,也覺得這位朝廷王爺的舉動,確實令人有種驚駭的感覺。無論是護送他們抵達的海軍,還是眼前這座繁華的城市,都說明趙孝錫的野心不小。
偏偏現如今,趙煦也不想過於將兩兄弟的關係搞僵。至少從目前看來,趙孝錫所做的一切,都沒威脅到趙煦的帝位。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幫助了大宋商業的繁榮。
就在祝婚隊即將進城的時候,一支精銳的騎兵出現在城門前。看著在城門口迎接的人群,那位老太監也覺得,一段時間不見,趙孝錫的氣勢更甚以往。
等到一行人抵達城門口,老太監從馬車上走下來,拎出一張聖旨的時候。卻發現趙孝錫並沒下跪,而其它官兵,到是下跪肯定聽旨。
對於趙孝錫站著聽旨,老太監也不敢多說什麼。至於那些隨從,更加不敢多說什麼。誰都知道,眼下汴梁城的皇帝,拿這位瓊州王沒辦法。
此次派遣他們來此,本身就有改善兄弟間關係的意思。即如此,趙孝錫跪與不跪,又有多少區別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指責趙孝錫目不君主,不是自找麻煩嗎?
等到宣完聖旨,趙孝錫稍稍彎腰伸手道:“微臣接旨!”
從老太監手裡接過聖旨,趙孝錫看都沒看,轉手遞給了身邊的趙大。立刻上前道:“劉公公,這一路幸苦了。想必這是你第一次出海,滋味不好受吧!”
望著對自己還是那番客氣的趙孝錫,想著伺候的高太后殯天,他這個曾經的皇宮紅人,如今的境遇真是一天不如一天。而這次,更是接了這麼一檔差事。
越想越不是滋味的劉總管,也忍不住落淚道:“多謝王爺關心,奴婢還吃的消!倒是一段時間不見,王爺消瘦了不少啊!”
看著這位曾經伺候自家祖母的老太監,一付感慨甚多的樣子,趙孝錫也清楚,沒人靠山的劉總管。如今在皇宮裡的日子,也只怕非常難熬。
一入侯門深似海,更何況身居這皇宮之內呢?無論這些身有不全的太監,還是那些宮女。看似風光的生活背後,又有著無人知曉的苦楚。
伸手道:“劉公公,此番來了,那就不要走了。祖母離開了,想必你在宮裡日子也不好過。即如此,往後就跟著本王好了。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