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3/4 頁)
一些。
回到基地的趙孝錫。將李雲聰等人領進了,處於武衛嚴格管轄的火器工坊。聽著裡面傳來的隆隆爆炸聲,李雲聰等人也覺得。這個地方想來還真有一些危險。
好在這個時代的人,菸民似乎沒出現。那怕用於點火的東西,大多都是一些火石。類似非常簡單的火柴,這年頭都看不到。所以防火做起來,反倒比後世簡單一些。
其實這個時代的火藥工匠,也掌握了不少火藥的配方。可這些配方。經過趙孝錫的改良後,他們才真正發現。火藥的真正威力他們根本沒發揮出來。
正是瞭解到火藥所能發揮的真正威力,這些跟火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工匠,才真正對趙孝錫信服至極。任何聽上去不靠譜的東西,只要提供圖紙,工匠們都會努力鑽研。
靠著趙孝錫提供圖紙,這些工匠廢寢忘食般進行研究。青銅炮終於被研製出來,那些各式圓形炮彈,也被工匠們給摸索了出來。這種成功,更證明了趙孝錫的先見之明。
在不少火器工坊的工匠心中,趙孝錫就是個先知般的魯班。只要趙孝錫說的話畫的圖,這些工匠都視若珍寶,無論花費多大代價,都想讓它變成實物。
此次得知趙孝錫前來視察,火器工坊的工匠們,早早就等候在工廠門口。一看到趙孝錫,這些工匠就蜂湧而上,簡單問候一句,就開始詢問一些圖紙的問題。
望著這些工匠七嘴八舌的詢問,趙孝錫也難得露出一絲苦笑,覺得碰上這些搞研究的人,他真覺得有些害怕。正是害怕他們每次的詢問,他後來都很少親自過來。
只要工匠們有什麼不解的地方,大多都是以摺子的形式,繪製圖形跟言語描述,讓趙孝錫進行解答。而這個時代,趙孝錫總能一針見血,給他們指明研究錯誤的地方。
做為隨行人員的李雲聰等人,聽著這些工匠的詢問,也總算明白是怎麼回事。敢情戰船上使用的青銅炮,都出自於這位王爺之手,心中的震撼別提有多大。
反倒是趙孝錫,只能苦笑道:“各位師傅,本王難得來一次,難不成你們就讓本王,站在這裡陪你們聊武器的問題嗎?要知道,本王今天可是來檢查的啊!”
對於趙孝錫的回答,工匠們這才醒悟過來,趕緊賠禮請罪。可趙孝錫對於這些工匠,也算給予這個時代,從未有過的尊重,並沒怪罪他們的無禮之罪。
隨著眾位工匠的引領,趙孝錫首先來到生產青銅炮的工坊,在這裡正排例著不少生產出來的青銅炮。這些炮,也將在不久之後,被安裝到新式戰船之上。
在趙孝錫的計劃裡面,除了新南城的海軍,裝備三艘這樣的炮船之外。其餘各支分基地的海軍,都暫時只裝備一艘。原因是,青銅炮造價太高。
雖然目前鋼製火炮,研製的速度有點慢,可趙孝錫相信,給這些研究火炮的工匠一些時間,相信鋼製火炮會很快面世。到那時,戰船再安裝鋼製的火炮。
那怕這些安裝好的青銅炮,一旦完成換裝,趙孝錫都會將它回爐。要知道,製造這樣一門青銅火炮,至少要花費幾萬貫銅錢。換成白銀,也可謂價格不菲啊!
雖然趙孝錫覺得不差錢,可有錢也不能這樣浪費。所以換成鋼製火炮,也是必須的。畢竟,現在小型號的鋼炮,已經放心地交研製了出來。
現階段大型鋼製火炮,最大的問題在於火炮的穩定性。一種新型火炮的誕生,其配套彈藥,同樣也是需要重新研製的。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去完善。
看著研製成功的火炮,趙孝錫很直接的道:“你們的工作很努力,可這些炮能不能達到效果,還是要拉到靶場去聽聽響。如果打不響,炮再好也沒用。”
對於趙孝錫的直接,這些工匠似乎早就知道,立刻道:“對,王爺說的對,這些火炮造出來,我們都是經過嚴格的測試。每門火炮,都是經過嚴格測試才被入庫待用的。”
如果沒有底氣,這些工匠也不敢當著趙孝錫的面打保票。或許是雙方接觸次數不是一次兩次,說話也用不著文縐縐,直截了當對話才是趙孝錫所喜歡的。
隨著負責測試的武衛,將這些小型鋼炮搬運到靶場。李雲聰很好奇的道:“王爺,這種火炮也是裝備給我們海軍嗎?這火炮,是不是太小了點啊?”
對於李雲聰的好奇,趙孝錫笑著道:“喲,你李大統領,看過海船上的大炮,現在嫌棄這種小炮了?你說的話,也不全對,這炮並非裝備給海軍,而是給陸軍使用的。
別看這小炮體型小,可它的殺傷力,在陸地上碰到。保證一發炮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