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4 頁)
為了減輕自身的負擔,他提前將雷州知州調到李朝,擔任臨時的安南路知州。等到升龍城攻下來。他會向朝廷具折,將他扶上這個職務之上。
收到趙孝錫傳召的朱大同,自然清楚這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儘管同時知州,可能到安南當首府的知州,他的官職無疑也是一方大吏了。
有了朱大同的到來,一些民事趙孝錫都推給他處理。在雷州主政這麼多年,趙孝錫相信朱大同,應該管理過來這些事情。畢竟。朱大同後面有他這個靠山支援呢!
好不容易休息兩天的趙孝錫,看著一大早開始忙碌起來的炮隊。也覺得。離太陽當空的時間不多了。如果李乾德拒不投降,那也只能炮擊龍城,殺進城中砍其腦袋了。
正在營帳吃著早食的趙孝錫,聽到趙大來報,升龍城東門已然大開。趙五派人詢問,是否要派兵入城時。趙孝錫卻搖搖頭道:“不用,說了午時,那就必須午時入城。”
對於這種國難之際,為一已私利開城投降叛變的人,趙孝錫無疑是非常痛恨的。可身為進攻的一方,他不得不說,對於這種能替其省事的叛徒,他又是歡迎的。
只是他不想開戰,不想讓升龍城的百姓,永遠仇視他這個瓊州王。更向替即將誕生的孩子,祈求一個平安。趙孝錫必須說到做到,絕不在午時前進城一步。
在東門被人開啟之時,城中的將領跟官兵,還有百姓無疑都嚇了一跳。可得知宋軍並未進城,而是警告城裡的趕來的援兵,不許追究開城之人的責任。
如果這些開城之人,被他們傷害了。等攻城的時候,全部殺無郝。就這樣,東城門大開,距離城門不遠的宋軍,就是不肯進來一步,著實令城裡的軍民異常不解。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知道,這是宋軍的自信所在。不論開不開城門,如果他們的皇帝不投降,午時一過,宋軍便兵揮軍攻城,到時只怕城裡也將血流成河。
等到負責傳信的皇城禁軍來到城門口,看著已然大開的城門,自然顯得異常震驚。可得知,宋軍那怕看到城門大開,也不敢提前進來一步,也明白對方的底氣所在。
不過他們很快道:“通知全城,將城門都開啟吧!皇上下令,開城向宋軍納降!”
隨著禁軍的命令下達,緊閉了幾天的升龍城門,一座座對城外的宋軍找開。而來到城外的李朝禁軍,也向城外的宋軍,傳達了他們皇帝願降的訊息。
面對這樣的稟報,吃完早食的趙孝錫,卻很放心地交:“既然決定投降,讓李乾德來城外投降吧!記得告訴他,將李朝的開國玉璽帶上。
本王打算,將那玉璽送給即將出生的孩子當玩具!要不是為了給孩子積點德,本王早就攻進升龍城了。記住,時間是午時,過時不候!”
跪在趙孝錫面前的李朝禁軍統領,聽到趙孝錫要拿李朝的玉璽,給他快出生的孩子當玩具,也有種要氣吐血的感覺。可面對過時不候的警告,他再也不敢遲疑。
若非那位老太尉,以自刎的方式,讓李乾德下定了決心投降。只怕午時一到,李乾德還會嘗試一下,跟宋軍硬拼一番再投降,以便多要求一些條件。
很可惜,現在城門已然大開,宋軍依然不肯進城。這意味著,這些宋軍心裡,其實都巴不得他們不投降。只要他們不投降,大炮一響,這些宋軍官兵就有無數戰功可得。
如果他們投降了,那對這些參戰的宋軍官兵而言,無疑是有些可惜的事情。身為軍人的李朝禁軍,自然不敢怠慢,趕緊將這話給傳了回去。
以至還在祖祠,跟李家先祖請罪的李乾德,直接就聽到。以往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已然替他準備好一切,就等他出城投降了。
這種大臣的背叛,讓李乾德有些淚流滿面的道:“父皇,看看!這就是忠心我們李家的臣子,此刻的他們,又何等刻薄的嘴臉啊!”
面對這種質問,這些大臣也不吭聲,硬是催促他趕緊上轎。甚至不惜,將他幾個尚且年幼的孩子,都一併給抱了出來。等下他們,將陪著李乾德一起出城投降。
對於這種被綁架般的投降,李乾德真有種,想抽劍將這些大臣給殺了的衝動。可他更加清楚,這個時候,已然沒人把他當皇帝。如果他不想死,就必須忍著。
走出皇宮的李乾德,看著跪在城外的皇城百姓,也有種心死的感覺。可就在這時,不少百姓流淚道:“皇上受苦了!草民將永世銘記你的恩情!”
類似這種感恩的聲音,讓李乾德突然覺得,相比這些平時他不怎麼放在眼裡的百姓。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