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頁)
兩國都好。
你們大宋不是常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嗎?去年我們只是一點誤會,如今卻即將成為一家人。能否看在對兩國有利的情況下,將我那不成器的外甥釋放呢?”
有了李乾順的添油加醋,趙孝錫終於點頭道:“國主說的話,也不無道理。只是有些事情,空口無憑也說不過去。這樣,本王可以答應,讓人將他送到西夏皇城來。
只是本王想說的是,如果中途拓跋部落跟西夏,也做出截人的事情。本王保證,你們絕對得不到一個活的拓跋玉。至於到時如何,看拓跋玉的態度。如何?”
聽到趙孝錫願意將拓跋玉帶回西夏,拓跋野立刻道:“應該!可以!”
對於他而言,現在想要的,就是能看到活的拓跋玉。看看這位昔日的拓跋雄鷹,是否跟以前一樣健康。如果拓跋玉廢了,那拓跋部落只怕將另選賢能了。
有了拓跋野的同意,趙孝錫最終還是道:“其實拓跋將軍應該清楚,兩軍交戰之時,都是你死我活的場面。本王饒他一命,已經給了你們拓跋部落很大的面子。
此番若非公主殿下求情,本王不會考慮放他回來。可為了讓大家都放心,本王到時還會提一些條件,能證明拓跋部落真的對大宋無害意。
至於什麼條件,等本王想起之時,自然通知拓跋將軍。當然,拓跋將軍也不用擔心,本王的衛隊真在來皇城的路上。到時,拓跋玉會隨他們一起前來。
總之,本王已經釋放了善意跟誠意,至於拓跋將軍跟西夏,能否拿出相同的誠意來。就看接下來,我們的合作進行的如何了!”
說了這些利益交換的話,李乾順儘管覺得,這個條件只怕不會太簡單。卻也清楚,眼下讓趙孝錫將拓跋玉送回,才是最大的關鍵所在。
想要穩固在西夏的統治地位,他也必須擁有一些忠於皇室的部落。而眼前這個拓跋部落,無疑就是他希望拉攏的部落。救回拓跋玉,也能顯示他對拓跋部落的恩寵!
第二卷 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
跟拓跋部落達成初步協議,趙孝錫也很想看到,當他們得知自己的條件時,又會有什麼表情。對他而言,拓跋玉儘管有點能力,卻遠不值得他這樣重視。
先前在談判的時候,一直強調拓跋玉對自己有可能造成的威脅。無非就是加重談判的籌碼,讓拓跋野跟李乾順都覺得,換回拓跋玉是件很划算的事情。
同李清露一起出來的趙孝錫,自然不會去主動告訴對方。不論她來與不來,其實只要拓跋族給足好處,拓跋玉他都會釋放,充當與西夏結盟的誠意。
一直把拓跋玉扣著,不在戰爭結束時讓他們贖回去。目的就是趙孝錫覺得,這個拓跋玉的價值,遠不至一些金錢跟戰馬。用好了,這樣的人質能充當殺手鐧。
現在看來,他這個後手還保留的不錯。至於讓拓跋部落拿出來的誠意,只怕拓跋部落到時,也沒辦法不答應。除非他們真的願意,在這個時候跟自己鬧翻。
當趙孝錫重新回到太醫館,叫來身邊的武衛,將一封信件秘密傳遞出來。一天不到的時間,這封密信就抵達了宋夏邊境,關押拓跋玉的密營之中。
在這座密營裡,拓跋玉生活過的其實還不錯。只是自從被蒙著眼,進入這座密營,他就沒出去過。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也不敢生出逃跑的念頭。
原因很簡單,那些鎮守這裡的密營武衛,每天會給他幾柱香的自由活動時間。甚至在他提出,想騎馬活動一下筋骨,那些密營武衛也不拒絕。
只是讓拓跋玉非常無奈的是,他騎馬繞著密營的草場跑了一圈。最終卻還是分辨不出。他究竟身處何方。那密營周圍的密林,他根本就不敢往裡面逃跑。
待在這裡的日子裡,他不時能享用到,武衛們從山中獵到的野味。甚至有一次。他看到一幫鎮守這裡的武衛。竟然從森林裡獵過猛虎。
這意味著,在不清楚身處何方時。冒然逃到山林裡面去。一來不知道,能否逃過這些守衛的追殺。二來拓跋玉很擔心,鑽進山林裡碰到那些野獸,他是否還能活命。
要不是看著。這些武衛對他其實也不錯。除了不怎麼跟他說話,讓他覺得有些孤獨寂寞外,他待在這座秘營之中,還真過的衣食無憂。
就在拓跋玉覺得,這種關押何時是個頭時,秘營那位領頭的中年人。突然將正在休息的他叫起來,顯得很放心地交:“奉閣主令。等下有人將送你回西夏!”
一聽這話,拓跋玉顯得非常激動道:“先生,你說的是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