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十二 公子與紅妝
十二 公子與紅妝
有人問,第三節中把“堪嘆”說成“砍斷”有什麼根據嗎?沒有,不過是猜。但是曹雪芹對“堪嘆”二字重點強調過:不要理會錯了,辜負了苦心。請看第八回——
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的幻相,。後人曾有詩嘲雲: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這首詩前一半說的是:金鎖通靈鐫刻雍正死亡不要感到荒唐,因為整部書“滿紙荒唐言”。他們失去了原來的神秘,現在已與肌膚相親。順便罵了清朝:換來清酋(明朝時對清首領稱呼)臭皮囊。第三聯“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諧音“好字認白金無彩,堪嘆識乖(謬,錯)玉不光”就說“堪嘆”是有含義的,如果通靈不涵“失首”之意,僅僅是寶釵說的“吉言”,那麼玉就不是玉了。“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可兩解:一是說一家滿門遭禍,白骨如山,如果問是誰,他就姓:“公子侶紅妝”——兩口子,呂(留良)也。二解:白骨入山無姓氏。雍正的頭已是白骨,埋在哪裡都不會告訴別人他是何人——無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公子是“子”,紅妝是“女”,合起來就是“好”。雍正失首的下場,曹雪芹由衷的叫好,他怕眾人不朝“好”字上理解,所以解釋“堪嘆”之前就特意強調:“好字認白金無彩”,不要把“無非公子與紅妝”不當“好”字猜。又作“呂”解,又作“好”解,合起來:“呂好” ;“呂(氏)女子”。 還有其他含義:“不男不女”那是後話。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三 護官符——白玉,金陵
十三 護官符——白玉,金陵
一部紅樓夢,其主旨眾說紛紜:有情事說,有家事說,有廢太子說,有曹氏宗譜說,有反旗說……人人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謂抱荊山之玉。我認為這些都不矛盾。以曹雪芹的功夫,一言九義是很輕鬆的事。但書裡暗喻的字裡行間主要還是對清廷和雍正的厭惡與揭露,不然他會在神聖的通靈寶玉上篆刻雍正之亡嗎?再看被毛主席視為紅樓夢綱領的《護官符》,雖無仔細推敲,大致上看其二牘仍舊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