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 頁)
第一眼看過去只覺得令人驚豔,容貌倒是其次,主要是那姿態、氣度,施施然坐在那裡,像是一株端莊華貴的牡丹,姿態不凡。
而尤其令紀鳶驚訝的便是,那坐姿,舉手投足間的姿態,頗有幾分徐嬤嬤往日裡教導她的味道,令紀鳶忍不住多瞧了幾眼。
而第二把椅子上則是一名九、十歲左右的姑娘,比之紀鳶約莫大一兩歲的樣子,容貌比方才那個還要生得精細美麗。
只見她身形苗條纖細,唇紅齒白,瓊鼻,眉眼似畫,生了一副清塵絕美的瓜子臉面。
氣質與方才那名姑娘截然不同,相比之下要溫婉柔和許多,只見她語笑嫣然,嫻淑恬靜,好一朵嬌豔欲滴的人間絕『色』,令人輕易心生好感。
尹氏一行人進來時,屋子裡的人兩位姑娘正在陪太太王氏說話。
見她們來了,便停止了說笑,都朝她們這邊瞧了過來。
京城,大俞的帝都。
天子腳下,城門巍峨,進出城門的行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昭顯了帝都的繁榮昌盛。
此時,一輛毫不起眼的簡陋馬車緩緩地駛到了城門外,遠遠地停了下來。
“怎麼停下來了···”
片刻後,一道蒼老的聲音從馬車裡響起,不多時,一雙瘦骨嶙峋的手掀開車簾,一個六旬老嫗探出頭來檢視。
老嫗相貌普通,裝扮更是普通,身上不過穿了件半舊不新的褙子,然而那雙老眼,卻是無比的犀利精悍,裡頭裝下的,是浸潤了大半輩子的智慧與歷練,裡頭波瀾不驚,只需一眼,彷彿就能看透這世間的一切。
前頭駕駛馬車的五旬老漢低聲通報了幾句。
過了片刻,老嫗將簾子落下,重新返回馬車稟告著:“城門外不知何故被堵住了,老楊頭已前去打探,小姐不必憂心···”
見車上兩個孩子面『露』憔悴,頓了頓,老嫗一向嚴肅刻板的臉上終於難得『露』出些許緩和,老嫗語氣放緩了些,道:“此番從山東行至京城,趕路月餘,橫豎也不差在這一時半刻,小姐莫要心急,若是倦了,可與小少爺在馬車上稍作休憩片刻,放心,一切還有老婆子我在了···”
此話一語雙關,既為安撫眼下的境遇,彷彿也為那不可預知的將來。
***
“多謝嬤嬤···”
少頃,一道軟糯的聲音有氣無力的回應著,軟軟糯糯的音調十分好聽,只是嗓子彷彿夾雜些少許的疲倦。
此女孩兒喚作紀鳶,剛滿八歲,虛歲九歲,原本是躺在軟榻上閉目歇息的,馬車一停,她就緩緩睜開眼了,不知是睡的不熟,還是壓根就沒有睡著。
紀鳶容貌秀麗,肌膚白嫩如雪,眉眼如畫,巴掌大的鵝蛋臉上隱隱還透著些許嬰兒肥,瞧著面相氣度料想著本該是個富貴人家嬌養出來的鮮活嬌憨的女娃娃才是。
只不知何故,此刻小臉倦怠,那雙盈盈如水的杏眸裡沒了一絲光澤,身上的衣飾也素雅得可以,全身上下沒有佩戴一件鮮亮的首飾。
紀鳶身邊還躺著一名三四歲的黃口小娃,面『色』粉嫩,生得白嫩軟糯,雙手握拳從軟被裡探了出來,粉嫩的小嘴一下一下的吸允著,彷彿在夢裡偷吃的好吃的東西,一臉天真無邪,不知世事。
紀鳶時不時低頭替小娃牽一下被子,拭下額角溫度,明明還尚且稚嫩的小臉上,已經慢慢地褪下了天真與爛漫,取而代之的是越發不符合這個年紀的周全與周到。
***
話說,這紀鳶本是山東祁東縣上一名教書先生的女兒,身旁這名三四歲的小娃是紀鳶的弟弟,喚作紀鴻儒,取自談笑有鴻儒,小名鴻哥兒。
兩姐弟的名字都是他們的教書先生爹爹起的。
紀鳶一名,則寄寓著女兒一生能夠像天上的紙鳶一樣無憂無慮、開心自在。
紀家祖上光耀,雖算不上什麼簪纓世家,卻也出過進士、秀才無數,實乃名副其實的書香世家,只紀家子嗣單薄,到了紀鳶父親那一輩,只剩下其父一脈單傳。
其父紀如霖學識淵博,滿腹詩書,就是『性』子過於迂腐了些,加上考試諸多不順,一連著幾次考試發揮失常,又加上身子羸弱,蹉跎十數年後終於放棄了考取功名之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