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毫米左右的凹坑!
要知道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也只不過是三十五萬公里左右!
gny一型在開啟了gn力場自帶的電波遮蔽模式後,將主動力引擎關閉,僅僅依靠輔助引擎進行著緩慢的低功耗運動,此時林為仁躲在比月地軌道還遠上八萬公里的遠地軌道,開啟了光學觀測裝置後,逐漸繞著地球赤道航行了一週。
而根據探測器傳送回母艦上的探測結果,林雨墨驚訝的發現,整個地球人類文明所處的時期儘管不是林雨墨所熟知的21世紀,但是根據顯示的資料對比之後,林雨墨髮現目前的地球所處的文明時代,似乎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近現代。
也就是說,目前的地球文明似乎正處於二戰消弭,整個世界才剛剛從戰爭陰影中走出來的時間點,而且最重要的還不是這點,最重要的是——根據探測器環繞整個地球表面的整體性光學觀測,探測器並沒有發現任何有關於外星異種的痕跡!
沒有直接從地球上找到所謂的‘外星異種’!
面對這種情況林雨墨有兩種判斷,一種是自己所處的這個時間點相對來說有些過早,目前外星異種在外太空當中漂流並沒有抵達地球,地球人還沒有與外星異種展開交戰;另外一種就是外星異種雖然已經抵達的地球,但是卻因為某些未知的原因隱藏了起來,沒有在目前這個時期發難!
在這兩種判斷當中,林雨墨更加傾向於前者,因為林雨墨實在是想不出在神魔預言當中,可以‘吊打’地球人的外星異種有什麼潛藏在地球的理由!
不過畢竟林雨墨不是神魔,所以他也沒有辦法確認外星異種到底是什麼,它們來自於哪裡,目的又是什麼。
“不管怎麼樣,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一步在地球上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林雨墨這樣想道。
在初步瞭解了地球的狀況,進行了雙方的對比後,veda得出了在科技等級上,自己的gn科技具有碾壓優勢的結果,林雨墨對此立刻做出決定,所有的計劃必須得到修正,曾經太為謹慎的計劃都需要激進一些,在林雨墨的命令下,一系列原本已經擁有的計劃藍本都開始進行針對性的修改。
對於這樣的結果,林雨墨難得的感受到了一份輕鬆,雖然就結果來說有好有壞,但是就目前來說,自己在地球上的行事無疑可以方便許多,自己身為一個異界來客,如果地球的科技等級過高,想要融入的話,難免會暴露出自身是異界來客的問題,但是如今,這個風險無疑已經接近於零。
如果說這個是優勢的話,那麼劣勢就是,自己不能夠依靠地球本身了,或者說不能夠過度依賴地球人類本身,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與發展趨勢,想要對抗能夠與gn科技相抗衡的‘外星異種’結果簡直不要太慘,而這麼發展下去的話,自己想要在雙方戰爭的夾縫中成功催化為擬變革者無疑會更加艱難,很可能自己還沒成功,人類就完了。
所以,為了自己的將來,自己必須要親自出手了,單獨依靠地球的本土勢力對外星異種進行抵禦,成功的可能性實在是太過微乎其微了。
看出了這一點的林雨墨明白自己計劃的施行,已經迫在眉睫,自己在地球上的佈置必須要提前展開,明白這點之後,林雨墨首先透過veda向遠在地球的林為仁傳遞了最新指令,其命令他根據sr-4號預案進行相關行動,目前的最優先專案,為讓探測器飛船安穩的降落在地球,在成功隱蔽後,林為仁需要首先獲得一個穩妥的身份,並在這個過程中,對地球進行更進一步的調查。
時間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個月,在這段時間內,林為仁不僅操縱著gny一型安全的降落在地球非洲東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的邊緣,還成功的將探測器飛船隱藏在了沙層下八十米的深處,在確保了飛船不會被人在機緣巧合下發現後,林為仁便攜帶著許多小型裝置,徒步走出了沙漠。
幾經周折之後,林為仁在尼羅河畔的阿斯旺城找到了一隊來自美國的熱情冒險者。
林為仁巧妙的利用自己能夠隨時與探測器飛船進行量子網路交換資訊的優勢,透過飛船上的各種探測器與雷達掃描到的資訊,將自己偽裝成了一個被埃及當地惡棍打劫的落魄科學家的形象。
在一系列的暗中設計之下,林為仁也在他們的心裡潛移默化的建立起了一種有著非常廣博的專業知識,然而性格過於單純,對於人心估計不足,極其缺乏防範心,社會經驗極其不足的青年科學家的深刻印象。之後林為仁又透過在平時為這隊好心的冒險者提供的各種極為實用的幫助和建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