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妹,對待後宮諸妃都是一視同仁,非常仁慈寬厚,對皇太孫的妃嬪們,自然也很是照顧。徐循和何仙仙雖然沒事不能出門,但卻沒有感覺到自己被冷落。不論是張貴妃還是太子妃,都經常送些時鮮瓜果過來,還有許多太監宮人,往來於柔嘉殿中,給她們量身製衣,為她們置辦一些嫁妝。
太孫妃的嫁妝,是皇上特地下旨採辦的——徐循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當時採選秀女時,皇爺曾下令由司天占卜,卜得星氣在於山東濟寧一帶。於是特下濟寧採選賢女,太孫妃由於身世清白、才德兼備,命相吉祥富貴,早就被認定為太孫妃的理想人選。在後宮選秀之中,她得到皇爺和張娘娘的特意關注,其後果然被選為太孫妃。
換句話說,人家是帶著背景來的,從一開始就和徐循她們這種倒黴蛋不大一樣。
因為得到了皇上的看重,太孫妃的嫁妝很顯赫,是有專人採辦了送到太孫妃孃家,在行禮時運到京城。至於徐循和何仙仙,當然無此待遇,但她們一人也得了很多綢緞和銀錢,至於數目那就不知道多少了。張娘娘讓人來帶話,說是柔嘉殿地處狹小收藏不便,已經都送到太子妃手中,由太子妃為她們收藏。
至於傢俱之類的,小姑娘還關心不到這個,她們現在拿到手的,主要是各式各樣的首飾,還有胭脂水粉等物。
宮中也很快給她們送來了數不勝數的新衣服,徐循曾經只是聽孫嬤嬤說的一些材料,現在終於見到了實物,什麼妝花緞、織金緞、閃金緞、麒麟絹、纓絡羅……現在都化作了徐循的新衣服,從冬到夏的四季衣裳都做得了,她的幾個嬤嬤和宮女,都夜以繼日地把徐循的衣服,改得更合身一些。又還要留出餘地,讓她發身長大以後還能穿著。
徐循是十三歲選秀的,正是長高的時候,因為在宮裡,吃得好、睡得好,也不用做活,所以那半年她各自就拔高了不少,在家的那一年就更別說了,幾個嬤嬤開了食譜,雨花臺一帶最大的地主家都未必吃得那麼好——雨花臺街坊原來都是吃兩餐的,徐先生家因為徐循,硬生生給改成了三餐,有時候還外加一頓點心。她今年十四歲過半,個子在同齡人中算是很高挑了,只是看起來還有可能要再長。所以幾位嬤嬤改衣服的時候,都給有意識地留出一點褶皺來,這樣以後放線改大也方便些。
當然,還有成套的各色首飾,各種生活器具,很多都是徐循和何仙仙聞所未聞的奇物,比如徐循進宮時很快就到了夏天,她屋裡有兩重的大銅盤,徐循根本不知道那是做什麼用的,她覺得是燭臺,卻又不像,還在上頭擱了一點雜物,後來人家告訴她,她才知道那是夏天給她固定冰山的。
居移氣、養移體,在柔嘉殿住了幾個月,徐循漸漸地變得更漂亮了。
首先第一個,她的牙齒變得更白。
徐先生家比較富裕,徐循從小就用青鹽擦牙——早上起身以後,以布包裹手指,在牙齒上擦上青鹽,然後含漱數次。得益於良好的習慣,徐循的牙齒生得很整齊,和她的街坊鄰居比,也比較白。像湯山村裡的居民,多半都是咬一根柳枝擦牙,這樣到了冬天沒有柳枝的時候,說起話來難免就有些氣味,牙齒也要黃一些。湯山的那幾個女孩,很多都因為這一點下馬。
入選秀女以後,她有了牙刷,青玉做的柄,綁的馬毛,馬毛用舊了,就從後面把線剪開,再栽新的進去。用這種牙刷來沾取青鹽,可以刷得更清潔。但在入宮以後,徐循用的已經不是青鹽,而是一種混合了多種藥物熬煮的藥膏,徐循只能勉強分辨出一些常見的藥材,金銀花、藿香、佩蘭……孫嬤嬤告訴她,這裡頭還有冰片、茯苓、沉香,是從南宋傳下的古方,用之可以白齒香口。
冰片、沉香都是很貴重的香料,從前的徐先生家是捨不得輕用的,拿來刷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這樣刷了幾個月的牙以後,徐循的牙齒明顯變得更白、更細密,說起話來,嘴裡也是香噴噴的味兒。
一般人閉口久了,總是會有些口氣,鄉下人口一開,湊得近的話,這味兒就令人不大舒服。可自從四個嬤嬤來到徐循身邊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吃蔥蒜這樣氣味濃重的東西了,再加上飲食總是口味清淡,又給她大量飲用花水,無事不許喝茶,所以徐循現在就是早上起來,也都是吐氣如蘭,令人愉快。
當然,至於蝨子之類的東西,那更是早已經消失了,徐循入選後,連洗頭都要用煮過幾種香湯的藥水洗,用調和過的香油梳頭。她的頭髮本來有些微微地發黃,在一年多的調養以後,已經變得豐厚細密、又黑又亮。進宮之後,嬤嬤們開始給她用一種粘稠而滑溜的香露敷頭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