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4 頁)
到了車前,只見侍衛們早已備好車馬,侍立周圍。
眾人與皇帝再道別,卻發現王恆也牽了馬來,立在車旁。
“你要去何處?”戚氏問。
“我……送送劉公子。”王恆說著,瞅瞅皇帝,又連忙收回目光。
戚氏笑起來,對王璟道,“去做個車郎,果然知禮許多。”卻對王恆道,“送是甚好,只是劉公子要趕往弘農邑,諸多禮節,只怕拖慢了公子行程。”
呃……王恆猶豫,看向皇帝,面色不定。
皇帝從善如流:“王郎官不必多禮,戚夫人說得對,且在下亦有從人跟隨,諸多禮節還是省去為好。”
說罷,再看一眼徽妍,轉身登車。
馬車轔轔走起,馬蹄踏過,塵霧飛揚。
“母親,劉公子又借了書,下次可會再來?”王縈問戚氏。
“會來,總要還書啊。”戚氏笑眯眯。
千萬莫再來才好……徽妍心裡道,不禁瞅了瞅王恆。
只見他怔怔地望著皇帝一行離去的影子,似乎仍然回不得神,只怕那心肝裡大概與自己上回一樣,全在驚濤翻滾,雷電齊鳴。
第45章
皇帝一路緊趕,如原先議定,第三日午時前回到了未央宮。
他先到宣政殿,處理完這幾日積累的要事。其中最重要的,是杜燾的奏報。如皇帝所料,右賢王被右日逐王打得一敗塗地,退出王庭,往西北逃竄,與左溫禺鞮王合兵一處。杜燾按照皇帝與眾臣議定之計,並不出手,只與右日逐王合圍。昔日左溫禺鞮王圍困右日逐王的燕然山至涿邪山一帶,如今成了二王困守的牢籠。按杜燾預計,右賢王兵多,左溫禺鞮王糧草多,不出十日,右賢王糧草用盡,二人定然反目。
皇帝看著奏報,心裡估算著這訊息從範夫人城傳到長安的時日,現在,那邊應當已有了變數。皇帝不耽擱,親自擬諭,令漢軍以助右日逐王合圍為首要,除非遇敵來攻,否則不必出擊。同時,予杜燾決斷之權,一切可相機行事,待二王之事平定,便可班師回朝。
事務都處理完之後,皇帝問徐恩,“這幾日宮中可有何事?”
徐恩道:“並無大事。只是漪蘭殿王子、居次仍每日問起王女史。哦,昨日,六皇子來求見陛下,說欲向鯉城侯學劍,請陛下准許。”
“鯉城侯?”皇帝愣了愣,忽然想起在王家時,王縈提起的鯉城侯之事。
“為何要向鯉城侯學劍?宮學中無武師麼,期門、羽林之中擅劍者亦有許多,何人不可教習?”皇帝淡淡道。
徐恩訕訕:“如此,臣將陛下之意轉告六皇子。”
正要退下,皇帝卻將他叫住。
“不必。”皇帝想了想,“告知六皇子,如他之意。”
徐恩應下,行禮退出去。
暫時閒下來,皇帝倚在憑几上,放鬆一下,望著殿外的天光。
他的兄弟姊妹之中,如今未成年而仍居宮中者,有四人。六皇子劉珣,七皇子劉碩,十公主劉玫,十一公主劉芯。其中,六皇子劉珣今年十六,年紀最長,聰明機靈,宮中學官皆稱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