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終歸知曉,最終的處理結果(第1/2 頁)
不過李未央竟見幾人明顯的有些得意忘形,還是不住的提醒道 。
“爾等還是該收斂表情,這是在皇城外,若讓在此處的平民百姓、官員看到了。
還認為能入太極宮上朝的,都是些不穩重的朝臣。
那樣的話,爾等的名聲將會被毀於一旦,到了那種時候,想必誰都不是很高興吧。”
再得到到這句話時,原本笑盈盈的幾人臉上,瞬間就苦澀了下來,可最終,卻沒有繼續下去。
畢竟,未央殿下說得對,要穩重,要穩重,切不可被手底下的那些中下層官員聽了去、看了去,也不行。
當然,若只是一些風言風語,自無不可,或許在他們的意識中,還會認為自個兒風流。
不過,若是實際景象,那就有些,嗯,該怎麼形容呢?總是不好的吧,直到此時,李世民才開口。
“爾等知曉就好,不用在那作出一臉感動的假象,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事情都是假的,就包括忠誠,也可以是假的。
只有利益,能夠將吾等全部綁在一起,當然利益,爾等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朕也會給爾等相應的份額。
這一去一來,並沒有什麼死板。
諸位,可否明白?⊙▽⊙”
在得到這個結果後,朝臣們的心境才算冷靜下來。
大概半刻鐘左右,個個都藉故想要離開。
可李世民卻沒有立即將他們放走,而是似笑非笑的盯著幾人,特別是禮部尚書與大理寺卿,簡直感到是壓力山大。
陛下這樣盯著自己有什麼用意,他們不敢想象,也猜測不出來,可最起碼不是好的,這一點,所有人都知曉。
不過也沒有誰開口詢問,就連未央殿下也似乎就在這一瞬間,變得那麼的不解人意,倒是令人也挺苦惱的。
繼續熬唄,看看誰,熬得過誰,最終還是長孫無忌開口,當然他的這次開口,眾人都不知曉有沒有陛下的意願在裡面。
不過禮部尚書等人猜測,多半是有的,因為為首者就是陛下,若沒有陛下的意願,長生無忌,有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在如此關鍵的時候說話。
“諸位,各自散了吧?
陛下不讓爾等走,爾等,還真不走啊?”
你以為呢?幾人心中暗自佩服,不過卻不敢表達出來,只得再次拱手行禮。
“多謝陛下。
吾等先去將這個好訊息,告訴另外一間屋子中的同僚。”
此時皇帝才微不可察的點點點頭,若不是幾人都一直觀察著,估計李世民的這個微小的動作,不會被其所捕捉到。
緊接著,以禮部尚書為首的幾人,就如同逃荒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離開了這個房間。
當他們離開後,長孫無忌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儘管知道這些傢伙對於陛下,有些深深的畏懼,今日也是他們做錯事兒,可也不必如此做賊心虛啊。
畢竟該給的東西,都給了,雙方就目前而言,還是合作的狀態。
更何況朝堂之上,可能還需要不少人的共同努力,可、可他們咋就走的那麼幹脆,就包括李未央都有些隱隱的抗拒。
卻並未多說些什麼,而一直站在一旁,除了剛才站出來說過兩句話的刑部尚書與工部尚書一看這陣勢不妙,急忙站出來打圓場。
“陛下威嚴壓服四海,橫推八荒,那些官員畏懼實屬正常,無需過度思考。”
呃,對於這兩人的及時出現,其實誰也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因為這兩位尚書,本身在朝堂上,就是照本宣科。
表達陛下早就準備好的一些政策,以及專門用來緩和氣氛的,當然他們也知道。
這是雙方都預設的一種規則,說實話,以他倆此時的官位,其實不必再受陛下的約束,也有不少人曾經進過禪讒言,想要他們脫離陛下的管束,那樣,大家都輕鬆些。
可工部尚書與刑部尚書對此,卻嗤之以鼻,他們手中的權力、利益、家族的興衰,都掌握於陛下一人之手。
誰還敢有絲毫的怨言?說實話,想都不敢想。
李世民無奈的揮揮手,兩人就連連退了出去,直到他們退去時,長孫無忌才皺著眉頭,看著陛下,無奈說道。
“聖人,這兩部尚書。
有什麼打算沒有?”
李世民卻裝作沒有聽懂丞相的話語,這兩部尚書,不是做挺好的麼?還需要什麼打算!!
莫非丞相想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