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又要有什麼大動作嗎?(第1/2 頁)
李世民有些輕笑,也相當的不解。
沒等他發問,丞相解釋的聲音又再次響起。
“讓學子見慣長安城的刑罰,或許可以在他們經受不住考驗的時候,多上一把鎖,也多給大唐百姓一個保證。
如何,陛下?”
“是這樣嗎?”
李世民在聽了丞相的話後,也冷靜了下來,發現這樣,的確有作用,但用處也不大,還是那句話。
該貪的人,無論如何,都會貪。
不該貪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貪。
丞相也是十分無奈,心想。
陛下,您以為如何?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不要太過貪心。
當然,這句話多少有些不太客氣,以長孫無忌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會很明顯的說出來。
可多多少少在這,摻雜著一些話術表達出去,還是可以的。
李世民無奈的點點頭,他也知道過之猶不及,至於丞相話中的意味,呵呵,還真當他這位從戰場上殺出來的天子,是太平廢物!!!
還是覺得這幾年安然的時光將心中的鬥志,全部都給磨滅了。
這自是不可能的,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沒有插話,而全程被眾人拋在一旁的皇族長輩,也是無奈的勾起了嘴角。
房間中又陷入了一片寂靜,李世民也沒有讓眾臣繼續待在這尚書房,畢竟在他們進入皇宮的時候,想必就被某些人注意到了。
雖說讓那些傢伙猜忌也挺好,可李世民此時想要堂堂正正的將整個朝廷治理好。
也必須要他們的幫助,這或許是所有人心中都知道的事,但所有人都不會,故意在這個節骨眼上挑毛病。
就包括剛離去的長孫無忌等人也是如此。
與此同時得到訊息說,丞相、吏部尚書戶部尚書三人半夜進入皇宮的某些掌權者心中,不由得打鼓。
莫非是下又要有什麼大動作?要知道,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三位可是聖上的重臣,或者說是重臣中的重臣。
就包括上次陛下親征東突厥,也只不過是與這幾位商量了一下,便立即行動,沒有通知其他人。
當然,武將那邊不用通知,妥妥的殺批一幫。
可即使心中想著最終的結果,眾人也不敢表達出來,生怕一不小心再次將陛下給惹怒,那就不好了,所以也只能儘量的派手底下的探子,去各位大人的府上打探。
接下來的幾日,因要準備秋闈的原因,所以原本的朝會該刪減的,也刪減了,或者說在接下來一個月內,因為要忙著秋闈,也不能讓眾位大臣在皇宮中站著。
李世民也懶得讓這些朝臣在耳邊喳喳喳、喳喳喳喳的說,更何況,如同前幾日夜晚與丞相等人商量的一樣,自己的確不希望在這次選拔的這些人才中,再出了些許差錯。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朝政平穩,否則,皇帝也不介意讓手底下的人,沾沾血腥味。
而在這幾天,李未央哪裡都沒有去,甚至自從那一日出了皇宮之後,他就安安心心呆在家中,並且還在心中不斷的祈禱,舅舅不要再找上自己。
至於即將要開始的秋闈,他已經寫成了信紙,派手底下最為信任的李無憂,前去與舅舅談論。
反正說去說來,還不是那些老問題,老毛病,只要自己手下信得過的人,穿插到秋闈的考場上去,想必應該可以瞭解一下,其他人心中怎麼想的吧?
另一邊的皇帝也得到了外商的提議,先是打發了李無憂離開,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中,一直都在沉思。
原本這個提議,他是完全同意,甚至還對他有無比的讚許。
可赤淵王都讓李無憂將它送了過來,無疑就是與自己表明了一個態度。
赤鳶王府不想牽扯到這件事情中,再結合上他那天,從皇宮離開後又去了王氏一族府上,統合手下報上來的訊息。
那事情,就很明瞭了。
如他意嗎?如他意吧。
李世民在秋闈的前兩天,總算下了決定,不過安排的人,絕對不能與朝廷有絲毫關聯,那問題也很直白。
王氏一族的青年才俊,不是也準備考嗎?更何況還真當自己不知道未央這麼做,一切的目的。
不過王氏一族最近在長安城,也沒做出什麼違逆之舉,也讓皇族挺省心的,所以李世民倒也不介意給他們一個機會。
畢竟選拔的人才都是建設大唐的,古時聖人都還說,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