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非常重要。
當考官念出蘇烈的考號,他來到舞臺的中央,向三位考官行禮:“老師好,我是117號考生蘇烈,我要朗誦的是《生存還是毀滅》!”
主考官王宏偉皺了一下眉,其他兩位考官也微微搖頭,這個蘇烈是怎麼回事?看他一試考了滿分,還以為是個聰明的學生,沒想到如此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朗誦莎士比亞的戲劇,這不是找死嘛!
藝考朗誦很忌諱朗誦戲劇作品,尤其是莎劇,不是說不能朗誦,而是難度太大。戲劇作品,尤其是經典戲劇大多都有相當深刻的內涵,有寬廣的文化背景,如果不把這些東西理解透,就很難作者要傳達的東西表現出來。這些作品就是北電大三、大四的學生都未必能夠把握得準,一個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考生,又缺乏足夠的積累,朗誦這些作品基本就是找死。
蘇烈見考官皺眉搖頭,知道為什麼,但他別無選擇。他現在生理年齡是十八歲,但他的心理年齡卻是三十二歲,讓他去朗誦小寓言、小故事,那種天真純真的東西他很難表現出來,反而是莎士比亞戲劇這種蘊含有深厚情感的作品更利於表達。
他吸了一口氣,整個人都沉浸在作品的情境中,大聲朗誦起來:“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透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
三位考官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不但有相當高明的朗誦技巧,而且準確把握住了人物內心的情感基調,把哈姆雷特當時內心的狀態完美的展現了出來。
這小子不簡單!
等蘇烈朗誦完畢,王宏偉忍不住問道:“蘇烈,你報表演繫了嗎?”
蘇烈笑道:“老師,我是個喜歡下棋的人。”
王宏偉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演員是棋子,蘇烈想做下棋的人,他笑著一擺手:“你下去吧,下一個118號!”
陳子云走到舞臺的中央,行禮道:“老師好,我是118號陳子云,我朗誦的是烏克蘭詩人保羅-策蘭的《花冠》!”
蘇烈扭過了頭,策蘭的《花冠》是一首好詩,這傢伙果然不簡單!
……
朗誦結束後,八個考生再次登上舞臺,站成一排,等待第二個專案集體小品。
王宏偉看了看蘇烈,又看了看陳子云,用冰冷的聲音道:“下面是集體小品,聽清楚你們的題目,精神病院。你們有十分鐘的時間準備,商量一下,十分鐘後開始表演。”
兩位副監考官一愣,導演系的集體小品向來不商量,考生各自思考幾分鐘,然後合在一起演,主要看大家在不商量的情況下彼此間是否能協調,是否能配合。不過他們很快明白王宏偉為什麼這麼做了,蘇烈和陳子云一試都是滿分,一山不容二虎,當一個組裡有兩個強者的時候很容易發生衝突。在這種情況蘇烈和陳子云彼此間是否能夠妥協,是否能聯手合作排出一個好作品來,這就很值得期待了。
電影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一個不懂得配合,沒有團隊精神的人註定無法成為好導演,這樣的人沒有資格走進北電導演系的大門。
蘇烈知道導演系的小品向來是各演各的,覺得有點奇怪,不過他沒有多想,作為考生,老師讓怎麼演,就怎麼演,更何況協商後演出來的效果肯定更好。
不過陳子云卻不這麼想,等老師的話說完,當即道:“各位,我們只有十分的時間,你一言我一語的肯定拿不出什麼好作品來。大家聽我安排,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構思了!”
如果是表演系的考試,其他人可能就聽陳子云安排了,但這是導演系,不是文藝青年,就是**青年,哪個不是心高氣傲,目中無人的主,怎麼可能隨便聽別人安排。一個叫劉林的男生不陰不陽地道:“憑什麼聽你的,你誰呀?”
旁邊一個叫李秋月的微胖女生也道:“是啊,憑什麼聽你的!”
其他人雖然沒有說話,但從流露出來的神情來看也都是這個意思。
三位監考官都露出了笑意,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們尤其期待蘇烈的反應。
陳子云不以為意,淡淡地道:“我用過阿萊535,玩過膠片,參與過電影拍攝,聽我的安排成功的把握最大。知道你們不服氣,這樣,我問一個問題,如果你們能夠回答出來,我主動讓賢。如果答不出來,你們就聽我的。問題是這樣,電影的膠片是按尺算的,電影鏡頭的長度也是按尺算,那麼請問正常情況下全景鏡頭多少尺,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