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和表現內心感受的能力,反對機械地複製世界的影像,刻意追求形式美感,與人們的日常視覺經驗差別很大。
經典風格構圖,它界乎前兩種風格之間,汲取二者的優勢,避免二者的缺陷,力圖將真實感和造型性完美結合,使觀眾覺得畫面完全真實,同時又很精美。
蘇烈是黑澤明的粉絲,受黑澤明的影響他的電影理念講究構圖,追求畫面的美感,喜歡經典風格的構圖;而管虎他們這些第六代導演關注普通人,特別是社會邊緣狀態的日常人生百態,因此他們採取的基本是紀實風格構圖。
也正因為如此,蘇烈覺得有點奇怪,管琥怎麼會想起拍這片子,故事風格跟管琥完全不搭,交給張艾嘉、徐靜蕾這樣的女導演來拍才是最合適的。
難道管琥是想改變自己的影像風格嗎?
蘇烈看過管琥後來的作品,顯然沒有這個傾向,他拿不準備管琥想把電影拍成什麼風格,想了一會兒,拿著劇本回到了會議室。
管琥他們沒有搭理蘇烈,繼續討論。直到將一組鏡頭討論完,管琥看著蘇烈道:“小烈,劇本看完了,說說你的看法!”
蘇烈就問:“影片採取哪種構圖風格?”
管琥解釋道:“這部電影是當地政府部門投資的,是一部為風光特產宣傳而拍的廣告片,得把當地美景拍出來,不然沒法交差,因此在畫面上必須漂亮。”
蘇烈心想原來如此,我說你怎麼會拍這樣一部跟自己風格完全不搭的電影。既然要拍得漂亮,那肯定是經典風格比較好,蘇烈沉吟了一下,道:“我倒是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要是說錯了你們可別笑我啊!”
管琥見蘇烈這麼說,知道他肯定有想法,就道:“本來就是討論,沒什麼對錯,你有什麼想法就說!”
劇組的幾個主創對蘇烈倒也沒什麼不滿,只是玩藝術的向來都有點清高,看不上肚子沒貨的人而已。此刻聽到管琥這麼說,他們感覺似乎有點不對,要是真沒一點貨管琥怎麼會蘇烈讓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不是讓他丟人嘛!
難道這小子真的對構圖、對鏡頭有研究?
蘇烈見劇組的主創都略帶疑惑的看著自己,笑了笑道:“我的想法是這樣,三個女人,三個故事,人物所處的環境和生活狀態都不同。在拍攝的時候可以在畫面上進行區分,我覺得透過構圖來實現比較好,阿兮是純真少女,像精靈一般,是快樂的,因此構圖應該空間應該比較開放,鏡頭多用中景、全景;施雨總有一些東西在束縛著她,家庭的,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構圖上可以採用框架式構圖,可以利用門窗,樹枝,或者欄杆一類的東西形成一個框,把人物框在裡面,這樣既可以加強畫面的縱深感,同時還能表現出人物的狀態;然後是蓮紋,蓮紋受到的打擊最大,應該多用對稱構圖,對稱構圖是中式構圖,符合蓮紋越劇演員的身;同時對稱構圖具有平衡、穩定的特點,這就與人物所處的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此外打光的時候應該採用較硬的側逆光來勾勒出人物面部輪廓,這樣人物看起來比較冷峻,能夠體現她剛毅的性格!”
管琥完全聽呆了,從《黎明之前》的劇本他就看出蘇烈有相當不錯的分鏡能力,但此刻看來豈止是不錯,那是相當了得啊!
攝影師張迪滿臉的無法置信,微微的張著嘴,他真的被驚到了。
倒不是說他想不出這樣的構圖方式來,只不過之前跟管琥拍的都是那種寫實電影,在討論《西施眼》的構圖時基本上都在討論怎麼讓畫面更加漂亮,其中也涉及了各種構圖,框架構圖、對角線構圖、三角形構圖、a字型構圖等等,不過這都是針對每一場戲,每一個具體鏡頭的。
而蘇烈對構圖的設計是從整體上來把握,直接把電影切成三塊,從整體進行區分,表現出人物的整體狀態,是一種高屋建瓴的做法。
其他的主創也被震住了,此刻他們非常慶幸自己並沒有對蘇烈說什麼難聽的話,否則這臉就被打腫了。
只是他們還是有些難以接受,一上來就把電影的構圖的調子給定了,這簡直像經歷過很多電影拍攝成熟導演,可他只有十**歲,怎麼看都不像啊?
馬伊麗不懂構圖,見大家愣在哪裡不說話,也不知道蘇烈說得到底怎麼樣,就問:“你們怎麼都不說話,蘇烈說得到底對不對?”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蘇烈確實有料,而且是猛料。此刻劇組幾個人對蘇烈再沒絲毫的輕視,張迪由衷地道:“不是對,而是牛逼,非常牛逼!”
“是啊,真的很牛逼!”
管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