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口,李邵紅直接道:“不用了,剩下的缺口我們來填,800萬而已,這筆錢我們還出得起!”
李小晚在一邊幫腔:“對,800萬而已,我們出了!”
這話霸氣十足,擲地有聲,張衛國不由一愣,李邵紅她們這麼大方的掏錢,顯然是對這個專案有信心,他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一個錯誤。
只是話已經說出去,就收不回來了。(未完待續。。)
第109章 攝影師宋曉非
投資的事敲定,合作的具體內容也一一落實。
1300萬的專案,李邵紅和張衛國不可能做撒手掌櫃,把錢打給蘇烈,什麼都不管。作為投資人,做劇組的製片人是必須的。
這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在商言商,他們得為自己的錢負責。
蘇烈對此沒什麼不滿,他並不想管錢,也沒有時間精力來做其他的雜事。李邵紅他們都做過多部影視劇的製片人,在圈內人脈非常廣,由他們來做製片人最合適不過了。
不過考慮到榮信達手中有簽約演員,為了避免她們向電影中塞人,蘇烈先就打了預防針,整個拍攝從選景選角,到後期的製作全由他說了算,其他人說什麼都不管用。
李小晚確實有這個想法,這是跟張國榮合作的片子,目標又是電影節,要是能讓周迅做女主角,到時候在國際舞臺上露把臉,對她的發展肯定有好處。
可惜現在蘇烈一上來就把路堵死了,她就沒辦法再開口,只能暗罵蘇烈是小滑頭。
利潤分配問題是整個專案的核心問題,是重中之重。
不過這種打包專案,不管是國內還是美國,分成比例基本上都是三七分,因此這個問題幾乎沒費什麼口舌,大家便達成了一致。蘇烈一方佔利潤的30%,李邵紅他們佔70%。
在簽約結束後,李邵紅做東,請了蘇烈等人吃一頓飯,《命運的宣戰》就走上了快車道。
劇本由李邵紅送去廣電進行稽核。她在影視圈摸爬滾打二十年,朋友遍天下。由她送審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蘇烈也沒有閒著,開始籌備劇組。財務稽核、宣傳策劃這些東西。蘇烈都扔給製片人了,他只負責拍攝,其它的不管。
此時,《黎明之前》的拍攝已經完成,蘇烈實現了自己當初的諾言,把高旭、郝藝他們都招了回來。
不過《命運的宣戰》對攝影師的要求非常高,原版電影可是由斯皮爾伯格的御用攝影師卡明斯基掌鏡的,蘇烈不奢求達到卡明斯基的水準,但起碼不能差太遠。高旭顯然不行,只能做助手。
《命運的宣戰》影調、色彩、鏡頭,最合適的人無疑是杜可風,不過杜可風太貴,而且他的個人風格太強。蘇烈要想的是一個能夠根據需要拍出各種不同風格的攝影師,他需要一個能夠跟自己長期合作的攝影師,這個人只能從年輕一輩的攝影師中尋找。
年輕一輩的攝影師中,蘇烈最欣賞的是趙小丁,張一謀的御用攝影師。這個人的技術非常出色。而且非常注重使用新的攝影技術,數字攝影機,4k攝影機,dit這些新東西都是他帶給張一謀的。可惜他已經跟張一謀混,不可能挖得動。
另一個欣賞的攝影師是宋曉非,《鬥牛》、《殺生》、《泰囧》《一代宗師》等影片的攝影師。他憑藉《鬥牛》和《殺生》兩次獲得獲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的提名。
電影攝影師大約分為兩種,一種不管跟什麼樣的導演合作。都能相對保持自己特有的影像標籤和風格,比如杜可風。經常使用大量的肩扛和濃烈奔放的色彩。另一種,則能跟不同導演的合作過程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比如顧長衛,在跟張藝謀、陳凱歌、姜文合作時,都表現出多變的攝影性。
宋曉非跟顧長衛是一個型別,《鬥牛》、《殺生》有強烈形式感,而《星海》、《泰囧》又是傳統的寫實攝影,而《一代宗師》則是唯美詩意。他既能追求文藝片的強烈表達;又能兼顧商業片的視聽體驗;還可昇華為寫意的中國意境。其攝影如水一般的利萬物而不爭;有彈性、合作性高又充滿張力。
宋曉非成名比較晚,在拍《鬥牛》之前他以拍廣告和電視劇為主,因此他一直是蘇烈心中的最佳目標,只待機會一到,立刻出手將其拿下。
現在蘇烈手中握有1300萬的預算,屬於膀大腰圓的土豪,拿下宋曉非不成問題。
咖啡館裡,蘇烈跟宋曉非寒暄了幾句,便開口道:“宋哥,我這個人比較直接,就不說什麼客套話了,咱們直接進行交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