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是太陽這麼大,一直扛著攝影機,你能受到了嗎?”
陳子云伸拳在自己的胸口敲了敲,砰砰作響,笑道:“小事一樁,我身體素質可不是你們能比的,軍訓的時候你們一個個累得像死狗,我可是一點事都沒有!”
蘇烈右手握拳,伸到陳子云面前:“那就辛苦你了!”
陳子云伸出拳頭,跟蘇烈的拳頭碰了一下:“這片子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我們大家都有份,沒什麼辛苦的!”
在大家吃東西的時候,那隻公雞也沒有閒著,在院子裡跑來跑去,當有人的食物掉在地上,它衝過來叼上就跑。
幾個女孩覺得這隻公雞的膽子太大了,這怎麼能拍出恐懼感來,她們想不明白,就讓本來比較黑,不怕太陽的汪洛丹找蘇烈問個究竟。
蘇烈解釋道:“把磨刀的鏡頭跟公雞的正面特寫鏡頭組接在一起就行,這樣鏡頭就變成了主觀鏡頭,觀眾就會認為是公雞在看主人磨刀,知道主人準備殺自己,會從公雞的眼睛裡讀出恐懼的情緒來。”
汪洛丹眼睛瞪大了:“啊,真的假的,這能行嗎?”
蘇烈點頭道:“電影都是這麼拍的,當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的時候,觀眾的心裡會產生相應的聯想,這叫庫裡肖夫效應!”
“沒聽說過!”
“庫裡肖夫是前蘇聯的電影理論家,當初他為了弄清蒙太奇的並列作用,做了一項有名的鏡頭剪接實驗,他給俄國名演員莫茲尤辛拍了一個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分別接在一盆湯、一個作遊戲的孩子和一具老婦人的屍體鏡頭前面,然後讓觀眾看。出乎意料的是,演員和湯組接在一起時,觀眾覺得演員的表情是餓了;當和孩子在一起時,演員的表情是喜悅;和老婦人屍體組接在一起時,演員的表情是悲傷。”
“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了!”汪洛丹站起來,一臉得意的給跟黃盛伊她們科普去了。
到了下午一點半,頂光時間過去,陳子云扛著攝影機上場了。
其他人都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在一旁安靜地等待著。
等了足足一個小時,陳子云終於喊道:“好了,場記板拿過來!”
董炫聽到陳子云喊“拿場記板”,知道搶拍成功,歡呼一聲,拿著場記板就衝了過去。
蘇烈一看董炫手裡的場記板知道壞了,自己太粗心了,董炫沒做過場記,自己竟然忘了告訴她,結束的時候打板應該倒著打。
場記板就是拍電影的時候,一塊寫上第幾場第幾個鏡頭第幾次拍攝,以及相關資訊的小黑板。
正常的情況下,在攝影機,以及其他機器都開動,導演喊出“打板”的口令之後,把場記板往鏡頭前面一放,然後把場記板上方的木片往下一敲,“咔”的一聲合在一起。這“咔”的一聲表示全場所有不相干的人都不能再進入鏡頭範圍,同期錄音的電影還要求這一聲之後現場要絕對的寂靜,不屬於作品的聲音決對不能進入收音機器。
打板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剪輯,因為電影的拍攝順序是打亂的,不是按實際順序拍攝,而有了打板,剪輯的時候就可以知道鏡頭的場次號、鏡頭號,就可以直接把鏡號相連的鏡頭組合在一起,不用一個個的去找鏡頭。
不過有時候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開拍時無法打板,比如搶拍,就只能拍完再補打板這一道工序,這時候打板就必須將場記板倒過來打,這叫打倒板。打倒板表示鏡頭在這裡結束,否則剪輯的時候很可能會搞錯,以為這是下一個鏡頭的開始,導致這段鏡頭沒有編號。
花了這麼久的時間,蘇烈可不想剪輯的時候搞錯,趕緊衝董炫喊道:“師姐,把場記板倒過來,把場記板倒過來!”
董炫看了一眼手裡的場記板,發現自己並沒拿倒,疑惑地道:“沒拿倒啊!”
蘇烈趕緊解釋道:“不是,現在你要倒著拿場記板才對,快點倒過來打板!”
董炫雖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不過還是按蘇烈的吩咐將場記板倒立,對準攝影機的鏡頭,然後“咔”的一聲合攏。
這個困擾劇組一上午的鏡頭終於完成了!
陳子云關掉攝影機,將機器擱好,也不管地上有多髒一屁股坐了下去,大叫道:“媽呀,累死我了!”
(白天的光線分為神奇光效時間、黃金時間、常光時間、頂光時間,具體的以後會講,這裡就不講了。另外,求推薦,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完成
公雞的特寫鏡頭其實就十來個,卻拍了兩天半,整個劇組被那隻不聽話的大公雞被折騰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