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沒有機會合作?”
聽到這句話,蘇烈一愣,目光從高旭的臉上移開,在郝藝,龐協,週週在內的所有人臉上掃過。
是啊,高旭大四了,就要畢業了!
不只是高旭,整個攝影組,包括燈光師龐協在內的所有人,美術組的郝藝,化妝師週週,他們都是大四的學生,馬上就要畢業了。
人一踏入社會就得考慮生機問題,得掙錢養活自己,得考慮前途,考慮未來,考慮很很多的問題,而蘇烈只是一個大一的學生,他能給大傢什麼呢?他能給的實在有限,因此下一部片子大家繼續合作的可能性比較小。
只是這是殺青宴,這個時候不應該傷感,應該高興才對!
人應該往前看,應該看到未來!
就算暫時不能合作,也沒什麼,等一兩年後我會把大家都找回來的!
蘇烈笑著拍了拍高旭的肩膀:“放心吧,大家都在這圈子裡混,合作的機會多得是。說實話,你們做了這麼多事卻一分報酬沒有,我真的很感謝。我也沒有什麼好謝的,不過我們《訊號》一定會在國外的電影節上拿到獎,會拿到很多很多的獎!就讓那些獎項來為你們送行吧!”
高旭哈哈笑道:“我相信一定能夠拿到很多獎,這是我們的作品,是我們的心血。到時候我去劇組面試,我就把得獎名單往他們面前一扔,這就是老子的作品!”
“對,就這麼辦!”蘇烈哈哈一笑,聽高旭說到劇組面試,他想起一件事來,“對了,有一部電視劇叫《黎明之前》六月份開機,導演是管琥,他跟我是朋友,到時候我介紹你們跟他認識一下,進劇組應該沒什麼問題!”
高旭他們技術都不錯,而蘇烈是《黎明之前》的編劇,跟導演管琥,跟製片人張衛國都很熟,把他們介紹過去應該不成問題。
這也算是對大家的一點回報把!
《黎明之前》可是一部很受關注的大戲!高旭他們聞言都是一喜:“真的,那太好了!”
殺青宴氣氛非常熱烈,酒有一杯沒一杯地喝。
到後來蘇烈的舌頭有些大了,董炫見狀,就對周圍的人道:“你們別圍著灌蘇烈啊,他真的快喝醉了。”
一聽這話,立刻有人打趣她:“炫兒,你怎麼這麼緊張呀?是不是心疼了?”
董炫臉色微微一紅,翻了一下白眼:“他跟我是老鄉,是好朋友,我關心一下怎麼了?”
“呦呦,老鄉!”一陣起鬨聲音響了起來。
蘇烈笑著衝董炫擺了一下手:“師……師姐,我……我沒事!”
有人起鬨道:“炫兒,要不你替他喝吧!”
董炫從地上提了四瓶啤酒,往桌子重重一擺,豪氣十足地道:“好啊,我替他喝了,誰先來?”
第七十六章 剪輯和配樂
剪輯師作為電影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被圈內人稱之為“幕後剪刀手”,他們不像大牌明星那般耀眼璀璨,但憑藉著自己的雙手與智慧,將雜亂無章的電影素材串成一部優秀影片,如一條迷人的珠鏈般呈現在觀眾面前。
他們是電影發展鏈條中,一股不可或缺且不容小覷的力量。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說過,劇本和剪輯掌握著一部影片的生命。
剪輯原本是導演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後電影工業不斷前進,電影從早期的無聲片進化到有聲片,剪輯的工藝越來越複雜,加上電影表現手法的不斷更新,導演的創作任務也愈來愈繁重,他不可能再有時間去操作剪輯裝置、親自剪輯影片了,於是才逐步產生了剪輯專業人員——剪輯師和剪輯助理。剪輯師同攝影師、美工師、錄音師一樣,是導演的親密合作者。
不過現在的獨立電影人,還有很多藝術片導演還是喜歡自己剪輯,因為導演有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追求,剪輯師未必能夠充分理解導演的構思和設想。
這種導演和剪輯一把抓的人,在好萊塢被稱為“連字元”。因為兼任剪輯師的導演往往會成為愛恨的犧牲品,他們會因為不喜歡而刪掉某些有效的內容,卻又抓住一些自己喜歡的鏡頭怎麼也捨不得刪去,而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又是電影慣例中必須刪除的。
好萊塢深知這一點,最終剪輯權往往掌握在製片人手裡,由專業的剪輯師進行剪輯,因為商業片必須考慮市場,考慮觀眾的感受,專業的剪輯師會站在觀眾的角度提供穩定和超然的觀點。
在好萊塢不但普通導演如此,很多大牌導演也沒有最終剪輯權,像雷德利-斯科特的《天朝王國》就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