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界,無數人都在驚歎一位大師橫空出世了,但人們等到的只是“傷仲永”,米爾科在這之後再也沒有拿出一部像樣的作品來,成為電影世界的一顆耀眼流星。
當劇組其他人知道《命運的宣戰》以一票錯失金棕櫚後,都非常遺憾,就差一票啊,太可惜了!
蘇烈對此已經看淡,跟張囯榮開起了玩笑:“十年前你以一票之差錯失了影帝獎盃,今天拿來回來了;而我們今天以一票錯失了金棕櫚,十年後我們爭取把金棕櫚拿回來!”
張囯榮也覺得非常可惜,就差一票,要是換一種投票方式或許金棕櫚大獎就到手了。不過他相信對蘇烈來說,那只是時間問題,蘇烈只有二十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覺得用不了十年,你就能拿到,不過有合適的角色一定要叫上我,哪怕是個小角色也無所謂。”
範彬彬聽到了馬上道:“導演,叫上我吧,就是演一個龍套我也願意!”
徐婧蕾也道:“導演,到時候一定要叫上我,哪怕是不當演員,到你的導演組打雜都行!”
一個演小角色、一個演龍套,一個打雜,你們這樣我壓力很大啊!蘇烈笑著點頭道:“行啊,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肯定找你們!”
戛納電影節落幕之後,很多媒體都為《狗鎮》叫起了屈,不過對於獎項的歸屬各大媒體也都能接受,對於獲獎影片也都是讚譽之聲居多。
美國媒體對《大象》獲獎反應比較冷淡,因為電影太真實了,有的媒體甚至認為“戛納”是故意藉此片來個貫徹“反美意識”,不過各大媒體對《命運的宣戰》真是一片讚譽。
《綜藝》在評價《大象》的同時,對蘇烈和《命運的宣戰》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來自中國的青年導演展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他是本屆戛納電影節最大的發現。從威尼斯的銀獅短片獎,到戛納的評審團大獎,這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普通導演要跨出這一步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做到,但蘇烈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命運的宣戰》版權已經被米拉麥克斯買走,韋恩斯坦顯然打算用這部電影來衝擊奧斯卡獎項,等到十二月,相信北美的觀眾就能在影院看到這部獨特的電影了。”
英國的《視與聽》對《命運的宣戰》十分推崇,得知結果之後,為《命運的宣戰》叫起了屈,他們認為《命運的宣戰》是一部充滿藝術氣息的傑作,而《大象》不過是題材上取巧的平庸貨色,《大象》註定會被忘記,而《命運的宣戰》會被時間記住。同時他們對蘇烈大唱讚歌,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在電影中展現了令人震驚的才華。
當然,每一屆戛納電影評獎結果出爐都會引發巨大的爭議,沒有抨擊那絕對不正常,更何況本屆戛納電影節還一度被稱為史上最差。
《洛杉磯時報》對評審團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評委會主席夏侯和他的夥伴們一意孤行,毫不妥協,故意挑釁普通影迷的審美習慣,在任期內‘發動政變’破壞了規矩,強行實施了一個大膽而且絕對排他的獎項選擇,20部電影,9人評審團只看中了其中的四部, ;伊斯特伍德,拉斯…馮…特里爾都被掃地出門,而他們實在是不應該忍受這樣的侮辱和不公平待遇。9人評審團對獲獎的四部作品表現出了無保留的厚愛,像老狼保護狼仔子一樣的小心翼翼。”
《紐約時報》反駁了《洛杉磯時報》的說法:“評委會沒有搞錯,獲得大獎的《大象》、《命運的宣戰》都是傑作,他們徹底拯救了低迷的56屆戛納。《大象》獲得金棕櫚毋庸置疑,《命運的宣戰》也有能力問鼎金棕櫚,因此拿到評審團大獎和最佳男演員兩個獎項並不過分。”
與此同時,《命運的宣戰》獲獎在香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當然香江媒體關注的重點在張囯榮身上,張囯榮的演技一直是公認的,只是在金像獎上一直得不到肯定,如今在戛納拿到了影帝,香江媒體自然是議論紛紛。
眾多的香江明星在接受採訪時都向張囯榮表示了祝賀,王家衛在接受採訪的時非常嚴肅地道:“說實在的,我一點都不奇怪,他本來就是非常傑出的演員,早該拿獎了,只是有些人有偏見。我看報道說電影是印象主義風格,而且在鏡頭語言上有所突破,對此我真的有點好奇,等電影上映,我一定會到戲院去看看。”
不過香江媒體也非常遺憾,作為一部內地電影《命運的宣戰》顯然沒法參與金像獎的角逐,否則在戛納拿到影帝的張囯榮將和《無間道》中備受好評的梁朝偉再一次上演顛覆對決。
現在他們非常希望《命運的宣戰》能夠報名參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