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合而干支。
他又微微笑了。
一甲子六十年。
黎明與黃昏(2)
六十而耳順。
孔子呢?
逝者如斯夫。
好了,打一套太極拳,還是做一會兒氣功呢?
打一套太極拳吧。
八十八式。
放鬆,沉靜,自然而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手貼於大腿外側。虛領頂勁,虛胸實腹,松腰松胯,沉肩墜肘,坐腕舒指,全身肌肉鬆弛地耷拉在骨骼上,氣血頓覺通暢。眼睛平視前方,他面東而立,目光穿越假山怪石,望見遠山。心澄目潔,似笑非笑,從容豁達,意思安閒。
天地合一了。人與天地合一了。通體透明瞭。宇宙透明瞭,他也透明瞭。
好,從容起勢。輕鬆柔和,圓活自然,沉穩安詳,剛柔相濟,行雲流水,綿綿不斷。
攬雀尾,單鞭,提手,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斜攬雀尾,肘底看錘,左右倒卷肱,斜飛式,提手,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閃通臂,轉身搬攔錘,進步搬攔錘,上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右分腳,左分腳,轉身左蹬腳,左右摟膝拗步,進步栽錘,翻身白蛇吐信,進步搬攔錘,右蹬腳,左披身伏虎,右披身伏虎,回身右蹬腳,雙峰貫耳,左蹬腳,轉身右蹬腳,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斜攬雀尾,橫單鞭,左右野馬分鬃,進步攬雀尾,單鞭,左右穿梭,進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下勢,左右金雞獨立,左右倒卷肱,斜飛式,提手,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閃通臂,轉身撇身錘,進步搬攔錘,上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左穿掌,轉身十字蹬腳,摟膝打錘,上步攬雀尾,單鞭,下勢,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腳,彎弓射虎,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還原……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捧捋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此五行也。捧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妙哉,張三丰祖師的太極拳論。
八卦、五行此刻都歸於太極了。
天地初分,天地混沌。
他便是宇宙,宇宙便是他。
他氣血的周身流暢,即宇宙日月星辰的周天迴圈。
靜中一切在運動;
動中一切都靜止了。
此一瞬間,頓悟到永恆。
頓悟是一種特殊的美感。
崇高而透明。
他微微笑了,結束了靜立,開始在草坪上緩緩地、放鬆地散步。
()
太極、八卦、五行,再見吧。
他要坐下來寫作。
此刻,他顧不上再去頓悟永恆,他要在工作中實現(也是耗去)每一瞬間的生命。
太陽在西天低落下去,到翠綠的竹叢後面去了。草坪上亮度降了下來,環境及氣氛更顯柔和了。他在石凳上坐下,發現自己是背西向東,光線在脊背後面。石桌上有些黯然。
他站起來,雙手叉著腰看了看。石凳在石桌的西面。
這是原來的位置。
好辦,可以改變一下。
他是這兒的惟一主人。
他彎腰搬起石凳。
不過是塊方石頭。
他把它放到了東面。
這是新的位置。
他背東朝西坐下了。
隔著窄長條的石桌,他探頭看了看對面草地上石凳留下的方形印跡。
那兒從來未坐過人?
他忽然感到面前隱隱浮動著嫋嫋的氣息。
人的氣息?
心理作用!
2
又踏進了這塊與世隔絕的寶地。
第二天的下午。
與第一次來的感覺不一樣。沒有驚喜,但有欣喜,還有一種回到家的親切感。草坪更顯嫩綠,更富有生命,更讓人愛;竹叢更顯青翠,更搖曳生姿,更讓人憐;槐樹及古廟殘垣,更蒼老沉靜,像是歡迎主人回來的忠僕。
真清新,真舒暢,真恣意,真親切,真爽快。他忽然生出一股熱情:他想擁抱這兒的一切。
用他三十多歲還算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