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橫任性的如蘭,從小到大沒少責罰,如蘭又不肯嘴甜奉承,因此素來也最畏懼父親,盛紘冷著面孔斥責了幾句,就把如蘭罵哭了。
“這些年的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何為孝順,何為貞嫻,全然不知了?自來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姑娘家開口閉口的問婚事?!你可知道廉恥二字?!我替你臊也臊死了!”這話委實厲害了,如蘭掩著面大哭而去,王氏生生忍住了心疼。
盛家家長對婚事的贊成很快透過王氏——華蘭——袁文紹這條曲折的途徑傳到了顧廷燁那裡,顧廷燁效率很高,沒過幾日就由袁文紹陪著,親自登門拜訪,老太太稱病不願出面,王氏索性獨個兒相看;此次丈母孃和女婿的具體會面過程明蘭並不清楚,但就事後的反應來看,王氏應該很滿意;她站在如蘭面前,居高臨下的把顧廷燁的氣度,人書,容貌,德行來回誇了個遍,直把他誇的跟朵花似的,直聽得明蘭起了雞皮疙瘩。
如蘭低著頭一言不發,繼續保持神情呆滯,好像什麼也沒聽見;一旁的明蘭聽得十分訝異,王氏的滔滔不絕讓明蘭聽著不像在誇活人,倒像英雄追悼會上的熱情致辭;她偷偷走開幾步,到華蘭身邊輕聲道:“太太好眼力,才見了一回就瞧出這麼多好處了?”
華蘭努力壓平自己嘴角的抽抽和微微的心虛:“你姐夫做的媒能錯的了?顧將軍本就是佳配。”其實,顧廷燁雖盡力表示謙遜,但行伍之人所特有的殺伐威勢卻顯露無疑,王氏訕訕之下根本沒說幾句,袁文紹表示,岳母已算頗有膽量的了。
華蘭看著如蘭一臉的倔強,實有些不解,便輕聲問明蘭道:“就不知這丫頭到底是怎麼了?無端端的鬧騰起親事來了,好似和顧二郎有天大的過節般。”
明蘭一陣心頭髮慌,趕緊岔開道:“五姐姐不過是氣性大了些,前頭又叫爹爹狠狠責罵了一頓,大約這會兒還沒轉過彎來,不若大姐姐和太太再多勸勸罷。”
誰知華蘭搖了搖頭,轉頭低聲與明蘭耳語:“也勸不了多久了,顧將軍與你大姐夫說,他大哥眼瞧著身子不成了,做弟弟總不好兄長屍骨未寒就娶親,是以最好早些能成婚;你也幫著勸勸,好歹叫五妹快些明白過來。”
聽著華蘭熱忱的語氣,明蘭再瞧瞧正在賣力勸說如蘭的王氏嘴角邊的唾沫,她深深的為敬哥哥感到難過,不過……話說回來,也許初戀就是用來破滅和懷念的也說不定。沒幾日,顧廷燁將和盛家結親的訊息漸漸透了出去,也不知是從盛顧袁哪一家出去的,幸虧老太太謹慎的提醒了盛紘和王氏,在沒有下聘定親之前,絕對不要先露了口徑,王氏一開始不以為然,但很快就認識到了老太太果是高瞻遠矚。
第一個對顧盛結親的傳言做出反應的是顧家太夫人,她立刻張羅著要為顧廷燁挑兒媳婦,不論顧廷燁是不是秦太夫人生的,從禮數上來說,繼子的婚事她是可以做些主的,尤其是顧老侯爺已故的情況下。盛家的婚事如果她不認可,那就算是‘未稟父母’,屬於禮不合。
王氏急得團團轉,華蘭安慰道:“母親放心,顧二郎早預備了後招。”最近華蘭稱呼顧廷燁的口氣越來越親近,好像人家已經是她妹夫了。
十一月十二,聖安皇太后小疾初愈,皇帝欣喜之下便設了個簡單的家宴慶賀,席間,太后指著剛定了親的國舅沈從興笑道:“你姐姐可為你操了不少心,可算給你尋了門好親事。”一旁的沈皇后順著嘴笑道:“我這弟弟好打發,只不知顧大人的婚事議的如何了。”下座的顧廷燁笑而不語,一旁同座的沈從興起身,朝在座的拱手笑答:“諸位怕是不知吧,我這兄弟一輩子沒正經讀幾天書,也不知認得幾個字,如今卻想娶位讀書人的閨女!”
宴飲間氣氛鬆快,皇帝似乎來了詢問的興致,顧廷燁這才答是左僉都御史盛紘大人的掌珠,皇帝微笑道:“這親事尋的不錯,盛紘此人素有清名,克慎勤勉,正堪與你為配。”沈皇后新上任的妹夫,御林軍左副統領的小鄭將軍最是年少不羈,幾杯酒下肚,便鬧著打趣道:“皇上,人家書香門第的,一家子都是讀書人,也不知要不要這兵頭!”筵席上眾人一片鬨堂而笑。
訊息傳出宮外,寧遠侯府再無動靜,王氏大大吁了一口氣,老太太知道後默了半響,只道一句:“趕緊叫如蘭回心轉意罷。”
明蘭明白她的意思,如果這件事顧廷燁處心謀劃的結果,那麼此人心機慎密,可驚可嘆,若此事是皇帝和其餘幾人有意為之,那麼此人定是甚得天心,聖上如此意思,將必有重用,無論哪種情況,都更加堅定了盛紘結親的心思。
盛紘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