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莫過於宋徽宗。
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金軍南下了,宋徽宗恐懼了,於是把皇位讓給了大兒子,帶著親信大臣向南方跑去,膽小如鼠。若是他一直呆在南方,可能避開靖康之恥,避開汴梁城破的危機,只是這貨在汴梁解圍之後,回到了汴梁。
為什麼要回到汴梁呢?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
想要爭奪名利,最好在中原。中原之地,好似棋盤的天元,位置關鍵。若是一直在南方,一直偏安一方,不久之後,可能失去名利,誰還記得他這個太上皇。為了爭奪失去的名利,宋徽宗回到了汴梁,想要奪回失去的權力。
可是,回到汴梁之後才發覺,人走茶涼,誰也不記得他這個曾經的皇帝了!
而他逃跑的惡名,更是讓汴梁百姓心寒不已,沒有人喜歡逃跑皇帝。一看爭名無奈,爭利不行,宋徽宗提出了前往京兆府,訓練西軍,拱衛汴梁,可是立刻遭到了宋欽宗的拒絕。
一個逃跑皇帝還說招募jīng銳,拱衛汴梁,這誰信呀!十九**是想到掌控一部分軍權,京兆府搞政變。
於是,宋欽宗乾脆,撤換了宮人將老爹幽靜起來。
…………
夜sè如水,這是一個寫詩作詞的好天氣。
可是一向才學驚人的宋徽宗,卻是有氣無力的看著天空,心中沮喪到了極點,一點作詩的心境也沒有。
他一生做到最錯的一件事情,是把皇位傳給了嫡長子趙恆;第二個錯誤,是放棄汴梁逃離到南方;第三個錯誤,就是再度回到汴梁。
未回到汴梁時,他還是太上皇,所到之處眾多官員都是禮敬有加;可是在回到汴梁之後,心腹紛紛被隔離開,宮內的宮女太監,也紛紛的更換,被幽禁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難以動彈一絲,想見到熟悉的人,也不可能。
這時,宮門開啟,一個男子走了進來,正是今天的天子宋欽宗趙恆。
“父親,我來看你了!”宋欽宗走了進來,隨意的坐在了旁邊的石凳上。
“如今我們是父子,竟然這樣的疏遠!”宋徽宗沒有好氣的坐下,憤恨的坐在石凳上道,“截斷東南的賦稅,不是我的主意,是那些臣子揹著我做的。我既然把皇位傳給你,就沒有想再奪回來!”
宋朝的大半賦稅都是仰給予東南,而在經過半年之久的圍困之後,汴梁的財政極為窘迫,急切的需要東南輸血。可是在這關鍵的時刻,東南的財稅被截留了,一切都是這位老爹。那時,宋欽宗殺人的心都有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打的糧草,只要糧草足夠,即便是打不過也可以堅守,與敵人形成對峙的局勢,不斷襲擾敵人,緩解太原的壓力。“
“可是因為東南的財稅被截留,致使三路救援太原的陝西軍,出現了糧草不足的窘迫。因為糧草不足,种師中只能是率領倉促之兵救援太陽,倉促交戰,結果大敗。若是种師中糧草充足,足以堅守,即便是難以金軍,也可退而堅守,牽制金軍兵力,那會像現在這般窘困,二十萬陝西軍盡數覆沒在河東,种師中老將軍也陣亡了!”宋欽宗恨恨的道。
“不會吧!”宋徽宗腦袋嗡嗡直響。二十萬陝西軍,盡數覆沒在河東路,這可是驚天巨聞。
宋欽宗又道出一個爆料的訊息:“十三弟趙樸,隨軍出征,也失去了訊息,可能已經陣亡了。這一切都是你截留東南財稅造成的惡果!”
“我兒死了!”宋徽宗有些失魂落魄的道,“不可能。他不是剛剛從金營當人質回來嗎?怎麼會隨軍出征,死在河東路?”
“父親,你的訊息太滯後了,我那個弟弟xìng子太傲了。似乎吃了金軍的虧,心中極度的不舒服,發誓要參軍,要報仇。我以祖製為由,阻攔他不去。可是他堅決要去,甚至說了,寧肯拋棄爵位,也要參軍。寧可被宗人府削為平民,也要參軍。不求成為名將,只求成為一個小兵,拿著長矛殺敵。我只能是答應,讓他做了种師道軍中的監軍,滿足了他的心願,心中想著,十三弟在軍中玩夠了,吃夠了軍中的苦,自然會會心轉意,可是沒有想到种師中老將軍,竟然陣亡了。我的那個弟弟可能也陣亡了!”
宋欽宗神情有些哀傷。
這位弟弟很可憐。本來是皇子,一代嗣王,足以過上安樂的一生。可先是去金營作人質,後來更是隨軍出征,成為了大宋歷史上第一個陣亡的親王。
第80章靖武王
死人,是要得到尊敬的。
鞭屍行為,往往受到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