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2/4 頁)
向南跑路,必死無疑!”
這五千騎兵,都是女真精銳之兵,在野戰中即便是面對五萬,十萬敵軍,也是一點不畏懼。可是看著高大的城池,就有些沒奈何了。騎兵再牛,也無法爬雲梯;戰馬再牛,也躍不上幾丈高的城牆。
這讓他們暗自惋惜!
不過,如今那個宋朝皇帝嚇怕了膽子,捨棄了烏龜殼跑路,他們的機會就來了。
………………
金軍在興奮,趙樸也在謀劃著金軍。
“舞兒,我若是死了,你願意陪著我嗎?”趙樸忽然問道。
王舞月點頭道:“願意!”
“我這次是找死,可除了這個法子,我再也找不到破敵之法了!”趙樸悠悠道,“我朝步兵多,騎兵少,註定了機動能力太差,遇到強大的敵人跑不了,遇到弱小的敵人追不上。而八字軍,倒是訓練了五千多騎兵,只是很可惜這些騎兵是新兵,戰鬥力很差,面對女真精騎,勝率不高。”
戰局已經很是明朗了,靠著騎兵的機動性,即便是出動十萬宋軍,也未必能圍追堵截住這股金軍精騎。
想要逮住這股金軍,只有埋下陷阱,讓金軍跳進去。
而陷阱好佈置,難得是誘餌!
一般的誘餌,根本難以引動金軍騎兵**?
唯有………
趙樸心中一狠心,捨不得孩子套不來狼,捨不得媳婦套不來流氓。
捨不得小命,套不來金軍!
作戰計劃,很簡單,以他自身為誘餌,引動金軍攻擊,從而讓宋軍各路人馬匯合,最後殲滅這股金軍精騎,
開啟地圖,趙樸開始向王舞月,講述著作戰計劃:“要想殲滅敵人,必須要了解敵人的心態,只有瞭解敵人需求什麼,敵人渴望什麼,敵人畏懼什麼,才能消滅敵人!”
“金軍此次南下,主要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劫掠我朝金錢、財物;另一個目標,則是擒住,斬殺我。而後者比前者重要,在金軍看來,只要我死了,大大宋必然是四分五裂,必然是陷入了群雄爭霸,藩鎮割據的場景!”
“他們想要我的命,我就當魚餌,把他們引入陷阱內!”
“我若是呆在城內,金軍騎兵必然奈何不了,若是我做出一副倉惶而逃的樣子,急速狂奔,想來金軍會有興趣追擊的!”
〖
第175章誘入轂中
不久之前,新皇帝來到了汴梁,犒賞三軍,激勵三軍將士。同時,一隊隊天子親衛,出現在汴梁城內,到處貼著檄文。
檄文上,描述著金軍的罪惡,同時一個個近衛親兵,站在檄文之下,不斷的講述著金軍的罪惡,聲情並茂,讓四周的百姓唏噓不已。再回想金軍洗劫汴梁的經歷,更是引動了百姓的共鳴之聲。
每天都講述,連綿不斷的講述,讓仇恨隨著時間,一點點的加深。
而城外那座大營,也是成為汴梁百姓心中的信念,那裡居住著皇帝,皇帝前來犒賞三軍。
而今天,汴梁的百姓發現,那座大營沒有了。
“怎麼沒有了?”
“你才知道,皇上走了!”
“金軍騎兵,已經渡過了黃河,陛下已經走了!”
雖然知道,這只是犒賞三軍,勞軍之後,就會離去。畢竟這是前線,太危險了,君子不立圍牆之下,況且是一國君王。
宋朝的皇帝武力值太低:太祖打一個太原,打了好幾次,都敗了;太宗勉強滅了北漢,卻被遼國大敗,被箭射中,成了瘸子;真宗時,簽訂了澶淵之盟,不敗而敗;仁宗時,西夏崛起,又是送歲幣;英宗,神宗時代,屢次伐西夏,屢戰屢敗;哲宗活得時間短,暫且不說;而在徽宗,欽宗時代,上演了靖康之恥。
縱觀整個宋朝,君王都是書生,武力值太低,戰五渣,不是老打敗仗,就是送歲幣,或者乾脆是跑路。若是宋朝的君王,做出一些過火的行為,或者是一些乾硬的事情,反而是有些不正常。
如今皇上,在危局之下,有勇氣前來犒賞三軍就不錯了。據說許多臣子,跪在馬前哭諫,皇上都是毅然前來勞軍。
得知陛下走了之後,汴梁的百姓心中很是失落,卻沒有太多怨恨。
去年,兩位皇帝被擒,那時因為沒有及時跑路,被抓了;若是及時跑路,還會被擒住嗎?此時新皇上跑了,也安全了。此刻聽到新皇帝跑路,沒有太多的怨恨,只是不滿而已,有種被捨棄的感覺。
這時,軍宣司的成員再次出現,不斷的說著“敵進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