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頁)
染指華夏,人心不足蛇吞象,可悲哉!
女真有五罪:一罪,侵佔幽雲,拒不交還,背棄盟約,此乃無義;
二罪,女真大肆殺戮,河東之地本有百萬戶,戰亂一年以來,僅存十萬戶;
三罪,女真不識天數,妄自掠奪百姓土地,圈地為牧場,百姓失地,無以為生;
四罪,女真所佔之地,盡數剃留辮,留頭不留,留法不留頭,擅自篡改漢人衣冠,孔孟不存,禮儀不在,萬古聖道湮滅;
五罪,子承父業,父死兒即位,此乃天地之本。然金太宗吳其買,禽獸也,奪侄兒皇位,毒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害死金太祖嫡長子;
女真不識時務,完顏粘罕更是禽獸,屠殺太原城。昔日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如今只留屍體在汾河。
女真妄圖覆滅華夏,可悲哉!
自古以來,未有異族征服華夏,匈奴不行,五胡不行,突厥不行,契丹不行,党項不行,女真也不行。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血性不滅,抵抗不休。縱然河東、河北陷落,抵抗不休;縱然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相繼陷落,華夏抵抗不止。
熱血猶在,華夏不滅。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士農工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華夏必勝,千萬黎民必勝,大宋永垂不朽。
膽敢有助紂為虐者,膽敢有做石敬瑭之流國賊者,天下共誅之,必將遺臭萬年,後代為之蒙羞。
八字軍全體將士宣言。”
全文不足七百字,卻是簡單明瞭,不拗口,不生澀,沒有太多的之呼也者,也沒有太多的典故引申,可是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場宋金交戰,大宋必勝,金國必敗。文中也有狡猾之處,巧妙的用華夏替代了大宋,還捏造了許多不存在的理由。
這片文章,也可以看做是八字軍的宣傳主張。
比如留頭不留辮子,留辮不留頭,只是清朝在盛行。這個時代的金國,也要求漢地的百姓剃留辮,但是遠遠沒有後世那樣嚴重。
還有金軍圈地運動,的確是在幽雲地區生過,不過很快的停止了,因為圈地的收益不及種地的收益。
還有完顏阿骨打是病死的,為了金國的穩定,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而且按照女真部落的習俗,這種繼承方式是合理的。可是卻被捏造成了金太宗殺害哥哥,謀奪侄兒的皇位,典型的金國版本的“斧聲燭影”。
至於真相如何,那就讓世人去猜想吧!
三人成虎,謠言傳播是很快的。
至於最後,落款也是極為狡猾。這篇文章,不再是某個人寫出的檄文,而是八字軍整體的檄文。免去了當出頭鳥,被打擊的害處。
檄文寫成之後,快的印出去,最後全軍將士都是拿著一摞,這也成為八字軍行軍的必備物品。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往城牆上帖,遇到看似有文化,或是識字的人,都是送上一份。而軍中要求,將檄文的內容倒背如流,忘記了爹媽的名字也要記住檄文的內容。遇到老百姓,要不斷的宣講檄文的內容,典型的集體搞傳銷。
一切正如趙樸說得那樣,軍隊不應該只會砍人,只會殺人,那只是禽獸,野獸,註定是沒有前途的,而應該是是宣傳機器,應該將八字軍的抗金思想,宣傳到百姓心中。
在百姓心中,有了我們八字軍,才能更好的抗金。
此刻,八字軍不僅是趙樸安身立命的本錢,更成為了他主張的宣傳者,與那些士大夫、讀書人爭奪輿論陣地的最忠誠信徒。
而很快檄文傳播向了河東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開始在河北,河南,甚至是在江南流行。士大夫看了檄文之後,立時大罵道:“金狗欺人太甚,竟敢於篡改孔孟之道,竟敢摒棄聖人之道,摒棄漢家衣冠。“
農民看了檄文之後,立刻大罵道:“胡人太可惡了,竟敢搶爺爺的地,爺爺跟你拼了!”
官員看後,則是不屑道:“文采太差了,定然是落地秀才寫的!”
讀書人看後,一拍桌子,熱血沸騰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壯哉!”
而遠在汴梁的宋欽宗看後,恍惚道:“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相,真的會淪陷嗎?”
而遠在關外的黃龍府的金太宗看後,立刻拍起桌子大罵道:“汙衊!”
一篇檄文,挑動了天下人的心!
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八個字也是被徹底記憶。
伴隨著八個字的,是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