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頁)
那種在各個方面都是冠軍的馬匹,註定只是夢幻。不同的戰馬,有著不同的側重。根據不同馬匹的特點,馬的習性,安排不同人物,這才是利用馬匹的最好策略。
不過宋軍畢竟不是金軍,對馬匹的瞭解很是陌生,粗略的懂一些,可是細緻的就有些困難了。軍中懂馬的人才很少,只能是跟著感覺走。只是感覺很多時刻是錯誤的,結果很多馬匹在錯誤的崗位上工作,又是照顧不當,病死的馬匹不少,生病的較多,很多馬匹即便是沒有生病也處在亞健康狀態。
這讓趙樸不得不感嘆,馬比人還難伺候。
不過,馬匹難伺候,也得細心伺候。
在古代,沒有卡車,沒有火車,馬匹是6地上最為主要的運輸工具。而評價一隻軍隊的機動能力有多強,往往看這隻軍隊的馬匹有多少。
在趙樸看來,宋朝的軍隊很悲劇,機動能力太差了,遇到強大的敵人跑不了,遇到弱小的敵人追不上。結果是運氣好打了擊潰戰,運氣差就是大潰敗,幾乎很少出現全殲滅戰,宋軍也很少成建制的殲滅敵軍,一切都是因為機動能力太差了。
在分兵後,趙樸不斷的晝伏夜行,不斷的走山區,而不走小路,為的就是防止金軍覺,一旦金軍覺,大隊人馬匯聚而來,那就悲劇了,絕對是被全殲的料。
在趙樸看來,一隻軍隊實力差不要緊,沒有那隻部隊一生下來就是百戰百勝,也沒有那隻軍隊一輩子不打敗仗。只要是嚴密的軍紀,嚴格的訓練,再加上打上幾次戰鬥,見過幾場血,新兵變成老兵,一隻強軍也自然而然成就了。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儲存實力至上。
一隻軍隊跑路不丟人,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為了儲存實力,並得到上級允許,跑路時可以理解的。跑路丟人,丟人的是跑路度太慢,最後被敵人咬住了尾巴,打成了殲滅戰。
實際上,有許多軍隊就是在跑路上,沒跑掉被敵軍殲滅,而不是在戰場上被殲滅。
因而,趙樸十分重視機動能力,機動能力至關重要。
為了提升全軍的機動能力,在兩個方面下苦工,一個是不斷的訓練士兵負重越野能力,儘量將兩條腿變成飛毛腿;另一方面,是訓練士兵的騎馬奔跑能力,不要求他們如女真兵那樣,在馬鞍山如履平地,只要求騎上馬能快前進。
在死了幾百匹戰馬之後,總算是摸索出一些經驗。馬匹的生病率,亞健康狀態,總算是得到了抑制。
而此刻,八字軍總算是顯示出強大的機動能力,較多的馬匹可以做到人手一匹;若是緊急情況急行軍,度更快。若是特殊情況,一人三馬,那度更是離譜。
就這樣,大軍浩浩蕩蕩開播南下。
…………
此刻,河東地區的金軍主力已經盡數南下,一部分攻擊陝西切斷向西逃竄的道路,一部分則是直接進攻太原。駐守在河東的金軍,多是遼地投降的溪人軍、契丹軍、漢人軍,這些金軍戰鬥力本身就不強,有分佈在河東的各個地區,好似花椒麵散在水缸一樣,早已經被稀釋開。
而河東之地,義軍遍地都是,這些義軍數量不等,質量上參差不齊,不斷的擾亂著金軍,大大的牽制了金軍。
在這種情況下,趙樸才可以率領著八字軍,浩浩蕩蕩南下。因為金軍精銳不在,這些雜牌軍又太分散,只要他謹慎小心,又不陷入絕地中,這些金軍雜牌軍根本奈何不了他。一旦金軍雜牌軍襲擊而來,數量少,戰鬥力差,那就吃掉;若是金軍雜牌軍強大,兵力眾多,那就躲開。
總之,八字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而南下的路上,製造出如此浩大的聲勢,也是為了吸引河東義軍。
河東的義軍成分複雜,各個領也是心思不一,戰鬥力也參差不齊,他們身上有各種的弱點,可是一個優點卻是無法抹滅的,他們活動在金軍後方,嚴重破會了金軍佔領區的穩定。只要他們存在一天,金軍河東就不穩一天,可以極大程度上牽制金軍。
八字軍要南下了,可是河東的義軍,卻是不能不管,總之要資源利用最大化。
即便是做炮灰,也要做最有價值的炮灰。
…………
趙樸坐在馬上,四周是護衛,此時傳來一個訊息,昔日的故人要相見。
“那個魯智深要拜見,感謝上次救命之恩!”
“他來了!”趙樸點點頭,“知道了!”
很快,魯智深來到了趙樸的馬前,在馬上躬身施禮道:“拜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