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後鄭氏,可惜古代嬰兒死亡率高,掛了;第三子鄆王趙楷,母懿肅貴妃王氏,最受宋徽宗喜歡,是曹植一類人物。
第四子荊王趙楫早殤。
第五子肅王趙樞是苦命鬼,是後來當人質的料。
第六子景王趙杞,
第七子濟王趙栩,
第八子益王趙棫,母貴妃劉氏
第九子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南宋建立者,母韋賢妃………
子女多,則愛必寡。
可能是子女太多了,平分在每一個兒子身上的愛,必然少了很多。
那些母親是皇后,或是貴妃的皇子,可以子憑母貴,獲得較高的地位,受到較好的寵幸。可是那些母親身份一般的,則是處於邊緣化。而趙樸母親身份一般,只是一個宮女,不受寵幸,現在更是離世,這讓他處在邊緣化。
每年中秋,元宵等節rì,才聚會幾次,才能見到這位父親。
可能是母親早逝,父愛淡薄,這讓年紀輕輕的趙樸,成為了一方紈絝,禍害汴京城。
PS:求推薦票,求收藏。前一段時間看了《jīng忠岳飛》,心有感觸,於是開始構思,寫這本書。
暇癖很多,請多多指點出。至於書中的錯別字,也請多多指出。
本書力圖寫出jīng忠報國的jīng神,也試圖寫出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請書友多多指點。
第5章戰局分析
“金賊已經兵臨城下,不知父皇可有什麼打算?”在閒談了許久,扯了諸多廢話之後,趙樸開始點出來意。
剛剛說出金賊兩個字,宋徽宗臉部下意識的顫抖了一下,有些恐懼。
“有人說要議和,有人說要一戰,你說戰還是和?”宋徽宗沒有回答,反而是問道。
趙樸心中一驚,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陷阱。若是說和,典型的投降派,傳揚出去,名聲臭到了大街上;可若是說戰,也是找死,宋朝的主戰派一向沒有好下場,李綱悲劇了,宗澤悲劇了,岳飛悲劇了。
“想要戰,我們有資格嗎?童貫統帥二十萬西軍,好似摧枯拉朽一般敗北:京城的三十萬禁軍在一夕之間,盡數敗北。如今守城的僅僅是不到十萬的疲弱之師,想要守著偌大的汴梁,杯水車薪,很難很難。若是戰,不出十天,汴梁就失守了!”趙樸哀嘆的說著,這些都是事實,沒有人喜歡接受的事實,可這一切都事實。
可這些事實若被宣揚出去,他這位皇子鐵定是名聲爛大街了。
沒有人喜歡投降派,尤其是天朝上國。
宋徽宗聽著,臉上抽搐著,黯然道:“可惜呀!這些年疏於武備,不然戰局豈會這樣的糜爛!都說西軍是我大宋的jīng銳之師,平滅方臘,輕而易舉,可是遇到金賊為何這樣廢物。那些御使說,童貫不jīng通戰陣,瞎指揮,可真的如此嗎?”
趙樸在這裡為童貫鳴不平道:“那些御使,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坐著說話屁股疼。當年童貫大人在陝西抵禦西夏進攻,讓西夏沒奈何,那時不說童貫大人無能;童貫大人平滅方臘叛亂,那時為何不說童貫大人廢物;如今與金賊對戰,童貫大人失敗了,就是不通戰陣,瞎指揮!豈有此理。童貫大人可能是第一個敗於金軍的將領,但絕對不是最後一個,那些所謂的名將也會敗在金軍鐵騎之下。其實,最主要的是童貫大人是宦官,宦官與文臣是天然的死敵。童貫大人支援的,文臣堅決反對;童貫大人反對的,文臣堅決支援,而不管對錯!”
“其實,那場大敗,童貫大人負有重要責任,可是將屎盆子扣在童貫大人的頭上,太缺德了!”
在趙樸看來,童貫還是有本事的,沒有本事能鎮壓住西軍那些驕兵悍將,沒有本事能平滅了方臘叛亂嗎?
童貫的西軍戰鬥力不如後世的岳家軍、韓家軍,可是也可以與劉俊、劉世光之流可以媲美。只因為童貫是太監,太監一向受著鄙視,他的一些優點和功績被無限制的縮小,抹黑;而他的缺點,汙點則是被無限度的擴大化。
於是,劉俊之流,成為了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而童貫則是成為了六賊之一。
其實,金軍不是紙糊的,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女真人,戰鬥力極為強悍,許多的宋朝軍隊都吃過大虧,包括哪些所謂的中興四將。就連是最強悍的岳飛也吃過金軍的敗仗。
只是,中國人是需要偶像的,需要不朽的戰神的,戰神怎麼會打敗仗呢!於是,岳飛的一些經典戰例被無限宣揚化,而那些敗績這時悄無聲息的抹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