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頁)
算在襄陽建立根據地,因為在後世岳飛在這裡建立了根據地,差些打到汴梁;後期襄陽更是抗擊蒙古的前線,襄陽大戰,圍困了襄陽五年之久,襄陽才被攻破。這一切,似乎說明了襄陽附近的百姓很能打。
總之在這裡建立根據地,群眾基礎好。不過實際視察之後,趙樸才完全知道,這裡不適合當根據地,至少現在不適合。
襄樊地區,屬於古代楚國,漢代的荊州,開發較早,農業較為發達,比起江南、成都等地,略有不足,可是比起其他地區,卻是富裕了很多。這裡是富裕地區,富裕地區當兵者少,想要招募軍隊很少。
走進襄陽城,沒有看到一絲整軍備戰的味道,也沒有看到一絲緊張的氣息,更沒有一絲軍隊戒嚴的色彩。看到的只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還有街道上小攤小販,兩邊的一些店鋪,一切都是很繁華,似乎是盛世。
可是,落在趙樸眼中卻有些違和!!!
如今金軍已經南下了,前線搖搖欲墜,汴梁也不知能堅守多久,如今可以說山河破碎,一旦汴梁失守了,距離襄陽還遠嗎?
唇亡齒寒,戶破堂危!
若說,河南——陝西——山東等組成抗金的第一防線;那麼,漢中——襄樊——江淮則是組成第二防線。
第一防線,此時已經是搖搖欲墜;可是作為第二防線,重要戰略支點的襄陽,此時依舊是歌舞昇平,一副距離戰爭很是遙遠的樣子。城牆沒有修建,軍隊也沒有加強訓練,市井依舊是繁華依舊。
一旦金軍兵臨城下,咸陽能守住嗎?
能守住才怪呢?
此刻的襄陽好似不設防的城市,只需要二百騎兵就可以攻佔襄陽!
“此襄陽,非是彼襄陽!”趙樸看著襄陽暗自搖頭。此刻的襄陽,距離岳飛時代的襄陽,孟栱時代的襄陽,差距很大。
精兵,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而在百戰之地,往往是誕生強軍。
戰國時代,趙國為何誕生天下強兵,就是因為趙國處在四戰之地,必須有強軍,才能安全;在歐洲,德國為何誕生天下強軍,那是因為歐洲處在四戰之地,東面是俄國,西面是法國,,必須有強大陸軍,才能生存。
而後世,為何陝西兵,遼東軍,是大明最強軍,因為這兩隻軍隊,面對著強敵,必須要天天打仗。連綿不斷的戰爭,就是最好的訓練,只要不死,都是強軍。
此時的襄陽,距離北方還較遠,沒有受到戰爭波及,於是民風懦弱,缺乏尚武的因子,只需要二百騎兵就可以攻克;可是在岳飛的時代,是南宋的邊界線上,是邊關重地,是北伐的前沿,天天大戰,在綿連不斷的戰爭中,襄陽形成尚武之風,十幾萬金軍進攻,依舊無功而返;而在孟栱時代,蒙古軍幾次南侵,也是無功而返,最後為了攻克襄陽,打了五年才打下。
“沒有人喜歡戰爭,但是戰爭卻是最教育人。戰爭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比任何經書都更為迷人!”
在襄陽的一座小店,趙樸選了一個位置坐下,望著窗外風景,忽然感嘆道。
王舞月卻暗自道:陛下越來越多愁善感了!
…………
酒樓是人多眼雜之處,也是最容易獲取訊息的地方。
趙樸一邊喝著茶,一邊細細聽著樓內的談論。
談論的十分雜亂,不過重點是當今的時政大事,最為火熱的訊息。而如今最為火熱的訊息,就是皇帝陛下將要駕臨襄陽。
〖
第187章路遇高僧
“傳言,前一陣子,浩浩蕩蕩而下的金軍騎兵,被官家剿滅了!”
“金軍騎兵最為犀利,所到之處,河南之地,盡數是恐慌,無數麥田被焚燒,百姓被殺死,哀鴻遍野,屍骨滿地。那時官家親自出兵,激戰金軍,大戰了三天三夜,流血漂櫓,最後金軍潰敗。官家大怒,派騎兵追殺,追殺百里,激戰數十場,金軍覆沒!“
這時,一個書生,激情飛揚的講述著戰爭。
趙樸聽著,有些吐血。打上三天三夜,也只是說說而已,實際上一天一夜激戰,就幾乎是累趴下。
“這一戰,金軍有三萬鐵騎陣亡!“有一個書生道,補充道,“這是我舅舅說得!”
靠!真會用誇張手法,趙樸心中想著。
“不會吧,那邸報上為何沒有上報,前來報捷!“
“當時眾將都要,上傳邸報,傳繳天下,以示慶祝,而官家拒絕了。官家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尚需要努力。革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