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頁)
起了總結;“此戰我們勝利了,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將士們勇猛衝殺,都不怕死,刀劍加身,依舊與金軍血戰。戰爭就是如此,只有不怕死,才能打了勝仗!打起仗來,不怕死的往往是活到最後,那些怕死的往往早死!試想一下,金軍攻勢很是猛烈,若是有一部分將士怕死了,開始跑路,衝擊本陣,那時可能會全軍潰敗,最後大家都死了,我的腦袋被金軍砍了……而各位可能也無法誇誇其談,早已盡變成了屍體!”
眾將點頭,向後道:“陛下說得有理!”
“第二,各部之間配合密切。戰爭好比是打架,打架時要拳打、腳踢、胳膊撞擊,腦袋撞擊,牙齒咬,身體的各個部位齊心協力,共同出擊,才可能幹到對手。而這次,我八字軍出擊,二營負責阻擋金軍,後來更是誘敵深入,弓弩手、長槍手都是拼死作戰;而誘敵深入之後,工兵營及時使用拋石機,發射炸藥包,擋住了金軍騎兵的衝擊,免去了騎兵追擊;而盾牌手不避生死,減緩了騎兵衝擊,斷掉了金軍騎兵深入的道路;而這時,親衛營,負責阻斷,將金軍切為兩半,使金軍首尾難顧;而最後騎兵營,追殺敵軍,一舉滅殺了金軍殘部。各部之間配合,好比是人的身體各部一樣,彼此合力出擊,才一舉搞定敵人。若是稍微有一環出錯,有一部出現了問題,那可能是夾生飯了,大捷就可能變為了大敗!”
“第三,平時多訓練,戰時少流血。戰場上,刀槍無眼,箭雨無眼,為何有的人活了下來,有的人死了。有運氣的原因,可是也有訓練的問題,平時訓練好的,成績好的,射箭射的準,搏擊能力強大的,長槍擊得狠得,投石機扔得準,騎射籤的,最後活了下來。而平時訓練三心二意,混弄了事的,最後死了。戰場上最公平,平時訓練如何,戰場上都能檢驗出來!”
眾將心中稟然,想著平時間訓練悽苦的場景,此時再也不叫苦了,訓練場上受苦,總勝過變成死人。
“第四,就是金軍犯錯誤了!”趙樸冷笑道,“戰爭是什麼?戰爭是生死較量,是你死我活,不容許一絲疏忽,不允許有一絲的輕視。在戰場上輕視敵人,就等於伸出脖子,讓敵人刀子砍!金軍勝利了,打的我朝軍隊落花流水,悽慘無比,於是金軍驕傲了。驕兵必敗!驕兵必敗!”
“金軍五千騎兵南下,橫掃河南之地,所到之處,我朝只能是緊閉城門,惶恐不安。一些軍隊,因為撤退不及時,結果被金軍盡數殲滅。連續的勝利,早已經讓金軍狂妄到了極點,似乎連爹媽叫什麼也不知道了,於是輕視我軍,倉惶出擊,最後全軍覆沒!”
“各位記住,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輕視敵人,即便是獅子搏殺一隻兔子,也要盡全力,不容許有一絲疏忽。盛極而衰,當勝利的巔峰,也往往是最接近失敗的時刻!”
“這一戰。金軍犯了太多的錯誤。第一,倉惶出擊,進攻我軍的營壘,讓騎兵失去了機動性,而是陷在了攻堅戰中。若是金軍將領耐心些,不要急於進攻我軍營壘,而是我軍移動中,不斷襲擾,使我軍疲憊不堪,最後決戰,勝負在五五之間;其二,金軍不瞭解我軍強弱,盲目出擊,若是金軍有些耐心,花費較多時間,製造攻擊器械,那時營壘即便是守住,也要付出巨大代價;其三,金軍開戰之初,連起碼的試探也沒有,就投入了大量兵力,一舉陷入我軍的陷阱中,最後萬劫不復;若是金軍有些耐心,多幾次試探,即便是攻不破我軍營壘,也可以從容離去!”
“其四,金軍若是靈活些,驅趕百姓攻擊我軍營壘,那時我軍必然…………”
“其五,金軍若是夜間襲擊,我軍倉惶之間,抵抗較難…………”
趙樸提出了一個個問題,這些都是金軍這次暴露出來的問題。金軍不犯錯誤,他也未必有機會擊敗;因為金軍犯了太多的錯誤,這些錯誤,不斷的累加,最後金軍覆沒了。
“首先金軍只是騎兵攻擊,缺少步兵策應,若是下一次,步兵與騎兵相互策應,又有大量的攻擊器械,我軍能守住嗎?”
“其次,金軍僅僅五千騎,若是金軍動用上萬人馬進攻,準備充分,我軍還能守住嗎?”
“第三,若是我軍離開營壘,在野戰中與金軍遭遇,我軍能在野戰中擊敗金軍嗎?”
一個個問題再度提出,眾將喜悅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細細想來,這一戰有太多的僥倖。
這樣的僥倖,註定是無法複製的。只能發生第一次,無法發生第二次。
〖
第185章前線戰局
距離那次大捷,已經過去了十幾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