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殿下!”
“王爺!”
“四皇子!”
四周的親兵,立時慌張了,匆忙的上前救治。
身為親兵,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護主將,不能讓主將受到一絲傷害。若是主將受傷了,親兵將要受到重罰;若是主將陣亡了,親兵們就要集體自殺,以死謝罪。只是這些女真精兵,多數是精銳,是戰場上的好手,但不是好的親兵。
在戰場上,光顧著找對手,盡情的廝殺,完全的忘記來保護主將,致使金兀朮受了重傷。
不久之後,金兀朮才緩緩的甦醒過來,臉色有些蒼白,淡淡道:“襄陽,我還回來的!”
………………
“陛下,微臣領罪,未能全滅金軍,未能將金兀朮斬殺!”
當趙樸再次見到王守義時,王守義正裹著紗布,渾身的鎧甲有些破碎,而四周的將士也是多有損傷。
“將士傷亡如何?”趙樸問道。
王守義心情沉重道,“這一夥金軍騎兵的戰鬥力很強,我軍傷亡很大!“
趙樸道:“他們為國而死,死的光榮!”
一旁的趙大道:“陛下,我們勝利了,這是一場大捷!”
“金軍雖強,可我八字軍也不輸於人。”王守義也道:“這次,讓金兀朮跑了,下一次必然要斬殺他!”
“這又是一場大捷!”趙樸心中有些慼慼然。一將功成萬骨枯,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只是大捷將死亡的悲傷,掩蓋過去而已。
戰後,又是一些列事情要處理,陣亡將士的撫卹,受傷將士的治療,還有軍功的獎勵等等,有需要仔細處理。所幸,這些事情都不需要趙樸親自處理,自然有專門人解決這一切。而他要做的就是監督、稽核。
這一戰,殲滅四千金軍,倉惶逃走的不足三千,金兀朮更是受了重傷狼狽離去,此戰是一場大捷。
只是八字軍的傷亡也不小,近衛軍陣亡八百多人,重傷三百,輕傷八百,幾乎是人人掛彩,人人受傷;而武備學堂,五百多學員,有二百多陣亡,幾乎人人受傷;而援軍損傷最大,先是打阻擊部隊時,有兩千人陣亡,後來在攔截金兀朮時,又陣亡一千多人。
總計下來,這一戰宋軍陣亡四千人。
若是按照傷亡比例上說,宋軍與金軍損失相差無多。只是金軍的損失更大而已,宋軍損失了四千人,很快會得到補充,而存活下來的將士更是精英,只要在上戰場,就是老兵了;而金軍損失了四千多,卻難以得到補充。
這一戰,宋軍大勝。
後世的歷史,稱之為“武備學堂大捷!”
武備學堂大捷,也被成為襄陽保衛戰的開始,此戰拉開了宋金襄陽會戰的序幕。
《宋史?武帝本紀》道:興武二年,金兀朮奇襲襄陽,會獵於武備學堂,金軍進攻急切,近衛軍傷亡無數,武帝親自擂鼓,全軍士氣大盛,金兵乃怯,退兵而回。武帝遣大將王守義追擊,金軍潰不成軍,屍體滿地,金兀朮倉惶而逃。
而《宋金之戰史料》道:武帝中興大宋,先敗金軍於河東,又敗金軍於宣城,再敗金軍於揚州,後敗金軍於襄陽。金虜窮兵黷武,豈能不敗!
這都是史書的歷史,而真實的歷史早已盡消失在時間的塵埃中。
〖
第255章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這又是一場大捷!
至少世人看來,是這樣。
何為大捷,金軍打來,最後攻擊受挫,無奈退去,就是大捷。至於戰鬥中金軍損失多少,宋軍損失多少,彼此損傷比率,都是被疏忽了。或者是故意忽略了。
此時,距離武備學堂之戰,已經過去了三天時間。
大捷的訊息也是傳播開來,整個襄陽城都是隨著轟動了。遭遇過洗劫的襄陽人,無比的渴望大捷,渴望戰勝金軍,只是這一次次的變為了奢望、失望。整個襄陽上下,隱約對金軍有種恐懼之感。
這次金軍南下,訊息傳來幾乎是雞飛狗跳,哭聲一片,似乎末日就要來臨,似乎要被再屠一次城。
而此刻,武備學堂大勝的訊息傳來,金軍大敗,四千金軍被全殲滅。
全殲金軍四千人,可是沒有一點水分,不見外面到處掛著金軍的屍體,一串串的,好似糖葫蘆一般,好似展覽品一般,供世人瞻仰。
百姓們看著金軍的屍體,這時隱約間明白,金軍也不過如此,沒有三頭六臂,沒有千變萬化,也是活生生的人,還是能被殺死的,君不見外面掛著的四千具屍體。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