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鼓舞全軍士氣,卻從來沒有當過一線指揮。
專門人,幹專門事!
趙樸覺得,他是皇上,在近衛們沒有死光前,不需要他上前衝殺;而在近衛們死光的差不多時,他上陣衝殺也沒有意義了。
此刻,他坐穩這裡,臨危不懼,就是對這些近衛們的最好支援。
…………
“進攻!”
潮水一般的金軍騎兵,在外圍城扇形運動,騎兵不斷的接近著外圍,沒有盲目的去衝陣,而是一邊駕著馬,一邊彎弓搭箭,向陣內拋射而出。主要是射向圓陣之內,長矛手、短刀手,造成宋軍傷亡,從而造成恐慌。
只要宋軍恐慌了,陣型亂了,金軍會出動重騎兵鑿穿敵陣,從而分割開大陣,瓦解軍陣。
軍陣亂了,宋軍也就是放羊了,只需要揮刀砍殺,收割勝利果實。
“舉盾!”這時,宋軍的盾牌手,齊刷刷的舉起盾牌,舉過頭頂,箭雨落在上面,發出叮噹的響聲,然後多數落地,只有極少的箭刺在身上。只是這點餘力,根本無法洞穿宋軍將士的鎧甲,僅有十幾人受輕傷,無一人重傷。
而在同一刻,後面的弓弩手躺在地上,藉助腰力開弩,雙腳蹬開機括,一隻只弩箭上匣,然後齊齊射出,也是向空中拋射而出。
漫天的箭雨,還擊而去。
而金軍用的騎弓,是雙臂開弓,射程較近;而宋軍近衛卻是藉著腰力開弓弩,射程較遠。
立時間,前排金軍騎兵身上的鎧甲被洞穿,紛紛倒斃,落下馬來。
初次交鋒,宋軍輕傷幾十人,金軍傷亡幾十人。
…………
“這是宋軍的神臂弩!”遠處的金兀朮皺著眉道,如此的傷亡,讓他有些心疼,“對我騎兵傷害極大!”
“宋軍是懦夫,而神臂弩則是懦夫的武器!”韓常不屑道,“神臂弩,乃是神宗時代的利器,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射程遠達三百四十多步,有效射程為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
“只是這種武器太燒錢了,製造一件神臂弩的價錢,可以製造十件良弓,也只有富有的宋人才能大量裝備,而我朝無力裝備;神臂弩內部結構複雜,容易損壞,是平常良弓的十倍有餘;神臂弩好費箭枝太多,威力猛烈,但是難以持久,不過是嚇唬人而已;而神臂弩,太過笨重,適合於步兵,卻不適合於騎兵,對我朝無用!”
一口氣,韓常總結出神臂弩的諸多缺點,燒錢、複雜、損壞率高、耗箭,笨重等
金兀朮點點頭,心中稱讚。
戰場上,多使用最實用的武器,而不是最厲害的武器。
神臂弩,結構複雜,可是想要繳獲上一件,進行仿造也不不是難事。可是不論是西夏、契丹,還是女真,都沒有大量裝備神臂弩,因為很是雞肋,不適合。
於是,神臂弩一直是宋朝這支懦夫軍隊的武器。
〖
第242章精密武器的不足
這只是初次交鋒,主要在試探彼此的實力。
在初次試探之後,金兀朮敏銳的發覺,這股宋軍的戰鬥力很強,戰鬥意志堅定,不是隨意攻擊幾下,就會輕易崩潰的。唯有不斷的水磨一般打擊,一步步讓敵人增加傷亡,才能讓宋軍奔潰。
而金兀朮號令之下,外圍的金軍分為兩股,從東到西,不斷的精確射殺,主要是射殺長矛手,和短刀手。意圖很是明顯,消滅了這兩個軍陣,圓陣就徹底的變為了皮薄餡大,那時更容易攻破。
箭雨如下,密密麻麻。
拋射而下,接著重力的作用,箭羽落下時力道極大,可以造成極大殺傷力,專門攻擊陣內士兵。
而騎射中,再次顯示出這股金軍騎射的精悍,遠隔著二百步,箭雨大量的傾瀉在長矛手和短刀手身上。
射擊之精確,就連趙樸也是感慨,精銳就是精銳,有幾把刷子。
這一點上,宋軍就差了很多,宋軍多是步射,多是神臂弩射擊,射程較遠,弩箭射擊數量也較多,只是精確性太差了。金軍依靠著騎術的巧妙,提前騎馬避開了弩箭。一撲弩箭射下去,好似雨點一般,數量倒是很多,只是射殺的沒有幾個。
趙樸遠遠看著,暗自可惜。
這就是差距!
這些八字軍將士,雖說是精銳,可是參軍時間還是較短,上戰場的時間還是較短,畢竟不是這些打了十年之久的女真精銳可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