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頁)
有射到裡面的鎧甲,羅馬者很少。
“丟鐵蒺藜!”
這時,後面的投石機開始發威了,大量的鐵蒺藜被拋射而出,頓時地面上到處是帶著鐵刺的鐵疙瘩。戰馬的馬蹄,若是沒有踩到尚好;若是踩到,戰馬不是被滑到,就是被刺傷來腳掌。這一招很狠辣,頓時又四五十匹戰馬踩著了鐵蒺藜,戰馬摔倒在地。
此刻陷在步兵大陣中,又失去了戰馬,這些金軍已經是必死之局。
金軍騎兵繼續向前衝擊著,這時迎來丟擲的標槍,鋒利的標槍,又將一些騎兵刺殺而倒。
“舉矛!”這時,一排排豎著的長矛被放平,有的高,有的低,相互交錯,不留下一點死角。只要金軍騎兵敢於衝擊,就會死上一大片。而即便是僥倖穿過了這道長矛大陣,後面還有一層長矛大陣,足以將殘餘的金軍全部絞殺。
口袋陣,只有留下口子,才是致命殺機;若是將口子扎得太牢了,反而是容易破袋而出。
在西北方向,看似是軍陣的薄弱之處,兵力配置上最為稀少,看似最容易突破,可是李破軍卻是將最精銳,最善戰的放在這裡。看似薄弱之處,其實是最為牢固之處,足以抵擋住敵人潮水般?的攻擊,將敵人扼殺在衝鋒的路上。
金軍騎兵越來越近了,似乎眨眼之間,就要衝進長矛陣內。
這一刻,李破軍的呼吸也不由的緊張了起來。
“呼哧!”戰馬席捲而過,卻是從長矛的前端擦身而過,一個抓向,好似旋風一般,然後向一個箭頭。直接奔向西南方向,試圖從西南方向開啟缺口突圍而出。
“不好!”李破軍眼睛中閃過一絲驚慌。
西南方向,軍陣看似嚴密,但是多是招募襄陽一代的兵,訓練不足三個月,戰鬥力較弱,戰鬥意志也較弱,彼此配合也欠缺。若是從那裡衝擊,還真有可能突圍出去。只是此刻想要下達命令,已經來不及了。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有時根本來不及釋出命令,一切全靠中低階指揮官靈活指揮。
而在西南方向,也是迅速的做出了回應,只是戰術配合上不足。而又是新兵……
遠遠地,李破軍看到。殘餘的金軍騎兵。好似絕提的洪水一般從西南方向,絕提而出,一舉突破了八字軍的包圍圈,向遠方滾滾而去。此時想要追擊,已經不可能了。
“可惡呀,還是作出了夾生飯!”
李破軍恨恨的握著拳頭。滿是不甘。這樣大好的機會,就這樣擦肩而過。
可惜呀,已經殺死了那個金軍將領,若是繳獲了他的屍體那又是大功一件。只可惜竟然讓金軍帶上走了。
………………
這一戰,是救援的八字軍,與阻攔的金軍騎兵的交鋒。
參戰的有八字軍一萬多步兵,有金軍一千精騎。
金軍騎兵襲擾為主,減緩八字軍行軍速度,試圖阻止救援;而八字軍卻是為了趕時間,及早的救援。金軍騎兵,速度快,但是數量太少了,僅僅一千精銳騎兵;而八字軍勝在人多,只是缺乏騎兵,註定了行動遲緩。
這種格局,註定了兩軍,只能是發生小交鋒,卻是難以發生大的拼殺。
但是,在雙方主將的運轉下,大的拼殺發生了。
從戰鬥開始到結束,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卻在這個短短的時間內,宋軍與金軍發生了大逆轉。金軍損失慘重,最後勝利突圍出去,可是逃出去的不足二百騎,而更為慘重的是主將陣亡了。
宋軍損失也不小,被當作魚餌的三千士卒,傷亡超過兩千,全須全尾活下來的不足五百,一個營的兵力,幾乎被打殘了。而最後,在阻止金軍騎兵突圍時,也有近幾百人受傷。林林總總大致的估計一下,陣亡一千三百多,重傷五百多,輕傷者更是眾多。
從資料上看,這次打了勝仗,但是損失比金軍還嚴重。
不過,李破軍覺得這一切都值得,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若是次次都這樣兌子,以命換命,可能不十幾場戰打下來,金軍就全部拼光了。
“全軍出發,火速前往武備學堂,救援陛下!”
一聲令下,大軍再度出發,向武備學堂急行軍。
…………
“不好了,陛下!金軍又要進攻了!”
“陛下,金軍這回帶來了簡單的攻城器械!”
“為何援軍,還遲遲不到!”
此刻,周圍的大臣都是焦躁不安,都陷入恐慌之中。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時辰了,救援部隊,還是遲遲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