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4 頁)
áo水一般湧現,越來越近了。
人上一萬,無邊無際;人上十萬,徹天連地!
看著漫天遍野的金軍,趙樸也感到壓力巨大,雖然他知道守城的宋軍比金軍的人數還多,可是數量不一定能形成戰鬥優勢。
金軍在一里之外,開始拆卸攻城器械。
臨車。又名樓車、樓櫓、行樓、雲車、高車。車上建塔樓十餘丈,用於俯察城內。亦可在上喊話,shè矢,投石。城民苦之,揹負門板汲水。城敵懼之,創儲營房暴露。車可居高臨下,故名。
衝車,又名撞車,平板四輪,穩置大木。多人推進撞城。門破牆垮。
棚車,車上以生牛皮蒙蓋木棚,人藏棚下,大挖其城牆腳。牛皮木棚可避城上矢石,放心挖。
鉤車。車上立長柄大鐵鉤,逼而近之。鉤搭城樓城牆。後面長纜系鉤,九牛拉之,樓倒牆塌。
蝦蟆車,平板車,矮而寬,滿載土。上有生牛皮棚,狀似巨蛙,故名,百人棚下推車以進。填入城下壕溝。亦可用於載長板搭溝橋。
登城車,高車上置跳板,逼近推出,搭牆登城,所謂懸樓雲橋是也。又有車上雲梯,梯端雙輪,滾牆直上,亦登城用。
巢車,車上豎竿,竿端設定滑輪。繩拉小木屋,沿竿升到頂,如今升旗然,亦用於俯察,比臨車輕便。又有竿上懸掛桔,升吊小木屋,載人登城者,謂之木幔車。唯須用生牛皮作懸幔,以保護小木屋不受矢石攻擊。
這些都是攻城的武器,之前趙樸根本不知道,在不久前才狠狠的惡補了一下,才知道大概。作為守城一方,也有相應的手段,剋制這些攻城武器。宋軍一向是善守不善攻,玩守城,在座的文武大臣各個都是內行,不必他cāo心。
金軍組裝著,從容不迫,而距離正好在宋軍弓弩的shè擊範圍之外,打擊不到,只能是靜靜的看著。
而此時金兀朮也看著樊城,道:“樊城不好打呀!”
宗輔道:“不好打也得打!”
…………
只是半個時辰的時間,密密麻麻的攻城武器,已經組裝好了。
一部分金軍在篷車的掩護下,緩緩靠近,殺向了樊城之下,戰鬥很快將要來臨。
眼見那篷車越來越靠近,城上眾人心情格外沉重,這一刻,終於來臨了麼?是生是死,就是這一遭來!
趙樸一回頭,望向身旁眾人道:“爾等盡數回去。汪伯彥坐鎮宮中,應付各方變故;範仲尹在城下,負責民夫調動;趙大行走城中,嚴防城中動亂,謹防金軍jiān細破壞。其他各位文武各司其職。全軍上下,務必要齊心協力,共擊金軍。還望諸位與朕一道,同舟共濟,共渡此關!”
這些都是戰前,已經下達的任務,此時只是再度的重複一次而已。
最後,趙樸道:“在此大宋危亡時刻,朕要呆在城樓上,擊退金軍,金軍不退,朕不下城樓,各位就不要勸了!”
此時,全軍上下計程車氣很是低落,唯有他親自在城樓上,親臨一線鼓舞士氣,才可能守住襄陽。
望著那身上披著鎧甲,手中拿著寶劍,傲然挺立的身影,眾文武都是生出感嘆,這才是明君,這才是太祖轉世。
“陛下保重!”
“趙二,要保護好陛下安全!”
“刀槍無眼,陛下要小心!”
“陛下…………”
一個個大臣武將,開口叮囑著,沒有勸阻,有的只是傷感與嘆息。
很快,眾多的文武已經退下了,只剩下趙樸,還有眾多親衛。
趙樸道:“士兵們都就位了麼?城防妥當了嗎?”
“陛下,城門處由八字軍防衛,城門兩側近四里之地,八千輔兵已佈置完畢,弓箭手、長矛手等早已安排妥當。負責投石機的民夫也都已就位,投石等物都已準備妥當,負責運送滾木礌石的民夫,也已經佈置妥當。在一些大鍋內,沸水已經燒開,猛火油已經準備妥當。火槍部隊,隨時待命;沒良心跑也已經準備妥當!”
一旁的王守義從容不迫的回答著。
趙樸點點頭,其實這都是守城的常識,根本不會出現了簍子,只是心中不安,才畫蛇添足的問了一句。
問完之後,趙樸隱約間有些後悔,打仗最忌諱越級指揮,外行指揮內行。
趙樸可知道,論起守城,論起對攻城或是守城器械的認知、破解。在場的哪一個都比他強。
他這個皇帝瞎指揮,似乎有些不妥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