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2/4 頁)
將士用命,管家不避箭矢,親自督戰。宋軍將士奮勇向前,酣戰金軍,久戰之下,金軍損失慘重,流血漂櫓,屍體滿地。金軍畏之,倉惶而去,我軍大捷,揚州得以保全!”
——《宋史·武帝本記》
後世,在寫史書時,大量的借鑑了揚州百姓的傳聞,於是揚州大捷就這樣誕生了。
…………
揚州百姓在慶祝揚州大捷,趙樸心情卻是極度鬱悶。
這一戰,讓他再度見識到了金軍的強大。
這次交戰,宋軍處在守勢,靠著營寨,以逸待勞,狙擊金軍。在激戰了一天後,夜色降臨,金軍疲勞不堪,開始撤退時,八字軍才開始反攻,佔據著地利上的優勢;此外,宋軍有一萬五千人,而金軍僅僅有六千人參戰,軍隊數量對比2。5:1,軍隊數量上佔據優勢,又佔據了人和的優勢;金軍是客軍,而宋軍是本土作戰;金軍長期跋涉而來,宋軍卻是休整了一個月之久。這又讓宋軍佔據了天時的優勢。
這一戰,宋軍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本來該處在絕對的優勢,戰場上無往不利。
可實際的情形卻是,雙方僵持不下,宋軍略微遜色。
也就是仗著人多勢眾,才與金軍戰成了平手,若是同等數量的八字軍,與同等數量的金軍,絕對是完敗。此刻的八字軍,不論是作戰經驗,還是戰鬥技巧,彼此配合上,都是顯得稚嫩,根本比不上激戰了十幾年的女真強軍。
一戰下來,金軍陣亡三千多人,而宋軍卻是陣亡五千多人。
從戰略上,未打退金軍的進攻,算不上大捷;在戰術上,損失也是超過敵軍。思量著,趙樸找不到一絲大捷的感覺,反而是覺得大虧特虧。
五千陣亡,意味著傷亡慘重,已經是傷筋動骨了。
此外,還有著兩千人的傷員,受了重傷,也難以參加戰鬥了。
原本八字軍三萬多人,相當於後世的一個軍,不算是實力強大,可也是自保有餘,可是接連兩場血戰之後,如今戰損已經達到了一萬多,再加上分兵於王彥五千,深入河東,襲擾金軍後方。此時滿打滿算,八字軍剛剛一萬出頭。
此時的八字軍已經不能血戰了,再戰下去,就可能拼光老本,他也變成了光桿皇帝。
趙樸倒是想要及時的補充兵力,彌補戰鬥損失。
可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吧!
宋朝一直以當兵為恥辱,正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揚州又是繁華之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較高,那裡會去當兵。況且揚州附近的兵員質量較差,若是強行的拉入一些歪瓜裂棗,不僅會稀釋八字軍戰鬥力,關鍵時刻還要防備這些新兵跑路。
總之不划算。
走在傷兵營內,看著躺在席子上,掙扎呻吟計程車兵,趙樸的神色再度變得嚴峻了起來。
經過來趙樸的簡單處理之後,傷兵營的衛生情況大為改觀,配備了較多的大夫,負責治療傷員。可是總體的情況還是不為樂觀,這個時代沒有抗生素,沒有輸血觀念,沒有消毒觀念,也沒有護士…………
士兵們受傷之後,若是受了重傷,乾脆不用救了,直接補一刀算了,免得浪費糧食,浪費藥材,而能送到傷兵營的,不是傷勢輕,就是中高階軍官。那陣亡的五千將士中,有一半多是重傷,還沒有嚥氣時,就被袍澤補上一刀,免得活受罪了。
多數士兵受了傷之後,只是簡單的包紮之下,塗抹一些草藥,至於傷勢能變成什麼樣子,就是聽天由命了。而一旦受傷人數太多,藥草缺乏,那時士兵只能是清洗一下傷口,簡單包紮一下,至於會不會化膿,會不會感染,會不會死人,這一切都要靠運氣了。
〖
第199章覆蓋式轟擊
“好好養傷!”
“還疼嗎,忍住點!”
“放心吧,你死不了!”
行走在傷兵營,趙樸不斷的上前安慰那些受傷的戰士,或是上前拍拍肩膀,或是上前鼓勵上一句,或是說上幾句不痛不癢的話。若是生在二十一世紀,只要是有一點文化的人,就知道趙樸這是作秀,政治作秀。
可是在這個時代,君王至高無上,君權神授、封建迷信流行的時代,君王親自到傷兵營前去慰問,沒有人會說作秀,只會說官家宅心仁厚,體恤將士。
一圈走下來時,趙樸心中越要堅定,完善基礎的醫療設施,減少八字軍的死亡人數。
他是皇帝他怕誰?
顯微鏡,會慢慢明的;青黴素也會有的;護士也會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