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求情,妄圖得到諒解,最後卻被告知,根本不存在!
“公公,那為何要逮捕近五千讀書人?”
“這不是逮捕,這是為了有利於甄別叛黨,是叛黨,就繼續留著;不是叛黨,幾天之後,就放回去!”太監說道。
一些大臣神色一變,似乎明白了一些。
太監繼續說道:“皇上讓雜家,告訴各位相公,求情求錯了地方。跪在殿前,跪多久也無用。求人不如求己,真正能救這些讀書人的,唯有這些讀書人自己而已。”
“我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讀書人是我朝根基。讀書人寒窗苦讀,不容易呀!我朝向來寬待讀書人,不過寬待不等於縱然,不等於為所欲為。天地自有法,萬物不自由,皇上尚且是如此,況且是讀書人!”
“本朝寬容讀書人,但是從來不縱然讀書人,尤其是不縱容讀書人,賣國以討好金人。讀書讀不好,可以原諒,可是讀書讀偏了。坐在金人屁股那一邊,為金人說話,充當金人走狗就不對了!”
“各位相公若是閒暇,可以去軍營勸說一番,勸他們回頭是岸,不要作金人的走狗,快快向官家,向億萬臣民道歉,不然死定了,天上地下,沒有人救得了他!”
第 429 章 賢妃
“可惡,我那侄兒,真是不識好歹,竟然敢於議論朝政,誹謗官家,真是找死!”
“交友不慎呀,損友害人害已,我那弟子真是的,竟然敢說金軍的好話,真是不識好歹!”
“公公放心,某必然讓犬子,知錯認錯!”
“這個混賬東西,一定要打他板子,白讀了家訓!”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說道,義憤填膺,一副恨鐵不成鋼,兒子不爭氣的樣子。
這些被抓的讀書人中,數量太多了,多數與在場的大臣們有著勾連,或是同族之人,或是鄉黨情義,或是子侄情誼,或是師生情誼。
這次趙樸出手,一網打盡,將這些讀書人都抓進了監牢,等於是把在場的大臣們後輩,兒孫一代,七七八八抓進了監牢,一下子點到了這些大臣們的要害。
可以說,一下子,將滿朝大臣們,都推到了趙樸的對立面。
此刻,趙樸幾乎是與滿朝大臣為敵。
若是在平常時刻,施展這一招,等於自掘墳墓,自找死亡。
不過,趙樸控制了近衛軍,經過來洗腦後的近衛軍,可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下子,突然襲擊,全部逮捕,打了滿朝大臣一個措手不及,而藉口則是清洗金軍奸細,拯救被蠱惑的讀書人。
掛著大義的名分,一下子,點到了在場大臣們的要害。
在場大臣們,不能提出抗議,反而是要相應趙樸的號召,要對這些後輩們,進行思想改造,思想再教育。
“各位相公。既然有此心,雜家就放心了。皇上說過,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年紀小小。誰能不犯錯誤。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就怕那些死不認錯!”
這個太監說著。
在場的大臣們立時點頭,紛紛贊同。
一些大臣們,心中更是暗自後悔,果然是不作死。不會死。
說不知道,當今皇上是鐵桿的抗金派,誰反對抗金,誰就是敵人。可是那些小傢伙們,還是不是好歹,隨處胡咧咧,果然禍從口出。被逮住了,關進了軍營。
希望吃一塹長一智!
日後做事聰明些,不要隨意亂說。即便是不作抗金派,也不要做議和派。皇上豈會議和。
而一些主張的議和的大臣,則是腸子都悔青了。
一直以來,這位皇上都以仁政出名,即便是前線兵敗,也多是罷官而已,相比較殺了六賊的宋欽宗而言,溫和了許多。於是,也一步步的得寸進尺,如今惹毛了皇上,被抓緊去了,牽連一大片,能不能出來,全靠運氣,全靠皇上的寬容。
想當年,皇上也是親自上過馬,衝鋒陷陣,砍殺過金軍的,也算是馬上皇帝,也是太祖太宗一流,這樣的人物,尤其是軟弱可欺。
不長眼睛,難怪要到大黴。
各自心思交雜,這些大臣們紛紛離去。
…………
而此刻,趙樸正在批閱奏章,許久之後,終於結束了。
鬆了鬆了懶腰,又扭了扭脖子,趙樸輕輕呼吸了一口氣,覺得脖子有些發痛。
便在此時,一個宮女快步進來,垂首稟報道:“啟稟皇上,彩雲宮的賢妃娘娘請求覲見。”
“賢妃,娘娘本命叫什麼?”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