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些不情願,而李秀滿、趙成賢與樸振榮都是微微點頭答應了這筆交易。
不過為了能夠不讓他們耍什麼花樣李俊成還是多加了一條,這40%的股份是和效益掛鉤,如果眾人沒有盡心的努力所有損失都自己承擔。
但是這一條在眾人眼裡卻也不過分,畢竟換了地方自己還是會向以前盡心盡力的,當然歸併與J。K好處就是再也不用思考勾心鬥角這些瑣事了,一切都留給了李俊成。
對於李美敬,李俊成又費了大約十幾分鐘的勸說才把她說動心,J。K的電影交給她負責絕對會非常出色,而電視劇方面也恰好能從影視部分離出來……
……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J。K集團正式上市,於此同時也放出了讓整個媒體震驚的訊息,那就是S。M。J與S。Z集團都將與J。K的股份合併。
對於媒體大肆的報道反而韓國民眾卻不以為然,本來J。K日益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在高漲,這種局勢也是意料之中而已。
到是好萊塢方面得到這個訊息比較震驚,派拉蒙與福克斯扶持的兩個公司一瞬間就攤牌背叛自己,這也實屬無奈。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在李俊成控制之中了,把在韓國娛樂界的幾個領域劃分給眾人後,韓國的娛樂局勢這才漸漸平穩了下來。
公司合併交接自然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李俊成找到了鄭議員在國家財政局調撥了不少可以信賴的人做交接工作。
而上市後的J。K集團股指也非常穩定呈現逐漸上揚的趨勢,韓國本土已經安定沒有了後顧之憂,這時李俊成才開始打算起了未來。
在韓國的戰爭形式如自己所料還提前了許多,現在局勢已經穩定下一步計劃自然就是窺探歐洲市場了。
當然亞洲現在除了東南亞以及日本幾個國家外基本是沒有多少利益可圖,與他們完全是採取娛樂往來互動的合作模式。
至於日本未來10年也沒見得他們的娛樂業發展有多麼突出,除了動漫不足為慮。
到是整個歐洲卻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之前拍攝的幾部電影給歐洲各個國家都留下了良好印象,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
要知道,在沒有掌握更先進的特效技術之前,北美這塊土地還動不得。
緩緩來到了窗子邊,一如既往的盯著窗子外,李俊成總覺得這樣廣闊的視野能夠有利於自己的思維。只見他懷抱雙手,手指不住的在彈動著。腦海裡飛快的思考著。
大陸方面……李俊成靜靜的想著,他很清楚,無論是實際上還是理論上,中國政府都需要像好萊塢這樣具有影響力的影片。
這就意味著,只要香港與本地表現得越好,那麼中國政府就越渴望,目前擺在自己面前的也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是先放緩與大陸的合作直擊歐洲,第二就是放棄歐洲帶動整個祖國大陸的娛樂事業,兩個選擇無論哪個成功都是自己進軍好萊塢強有力的後盾。
李俊成很清楚中國人好面子的傳統,什麼都能丟,就是不能丟面子,電影就是一個面子,而且不要忘記,電影還是文化的推廣手段之一。
所以,中國政府沒理由拒絕自己間接帶動內地影壇,可是如果放棄內地,很有可能會遭到中國方面的打壓,要知道目前的香港影壇可不是好對付的。
在事實上,1998年在香港這片土地還是有影響力,能夠為中國帶來怎樣的好處,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李俊成如果選擇切入點就要從香港與內地這兩個地方挑選。
但是問題在於,香港能否接受自己的幫助,能否拋開國籍身份與自己真正合作,到底需要多少時間來接受等等。
李俊成不可能無限度的繼續等下去,假如選擇了香港影壇為切入點,如果在1998年以前,政府以及其他娛樂公司沒有給出確切的答覆,那自己只能放棄而轉戰歐洲。
這是李俊成為帶動中國娛樂設想的出路之一,毫無疑問,亞洲影壇目前逐漸有了完善的電影迴圈制度。
J。K集團還擁有全亞洲最大的發行網路之一,擁有除好萊塢以外最龐大的人材以及合作伙伴。
這樣便可以讓自己製作的影片失去中國市場之餘,利用人才和資金以及裝置和科技等原因投資製作其他語言的影片,當然,本地片自然還是要有的。
至於綜藝以及音樂方面到不是特別困難了,對於一個人來說,什麼都可能被限制,但是唯獨就是不能限制信仰,FANS的力量是無國界的。
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