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臣先在摺子上寫好處理意見,然後拿給皇帝過目。若是沒有什麼意見便作為最後的處理辦法,而有一些摺子內閣大臣不能夠直接批覆,會直接呈上御案。
華宰輔沒有批覆的摺子正是武令元所奏。夾雜在河間府的一摞裡面,不甚起眼。
河西縣要求城裡兩千人的自衛軍隊並不過分,大宋一貫冗兵,動輒就是數以萬計,兩千人實在是小事一件,但是武令元是華容添的門生,他不直接處理是為了避嫌,免得皇帝以為他們家要在邊防上出什麼么蛾子。
還好這奏摺是落到他手裡,萬一被政見不合的人看見。恐怕不是立刻駁回便是又要鬧一段官司。
待所有大臣處理好今天的事務,內監把做了處理摺子互換。確保每一位閣老都批覆一遍,如無意見便在後面寫上簽字附議。若是有意見則留中討論,拿出一個統一意見再重新處理,如果拿不定主意,還是得由皇帝做決定。
過了午時,眾位閣老聚在一處議事。
議事半個時辰之前,華宰輔才悄悄將河西縣的摺子摻和進去。
由於一天要處理的事務非常繁重,所有看見的時候都以為自己是漏看,或者剛剛輪到自己這邊。
一位閣老翻到了這個摺子,疑惑道,“河西縣要建私軍?”
華宰輔好像完全沒有看過一樣,皺眉問,“多少人的私軍?”
“兩千。”那位閣老答道。
在場人人都有數,河西縣新上任的縣令與華氏有點瓜葛,但也不能因為這區區兩千人就懷疑華氏圖謀不軌。
屋內安靜,所有人把奏摺傳看了一遍之後。
“奏摺留請聖上裁決吧。”華宰輔道。
其餘人沒有意見。
如果武令元不是於華氏關係非比尋常,這件小事內閣就能處理,眼下卻是不好插手,弄不好得罪華首輔還要惹聖上埋怨,畢竟邊防是重中之重。讓閣老們不輕易發聲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武令元奏摺內容寫的觸目驚心,整個河西縣統共也就緊巴巴的四百多戶,男女老少加起來人數不足三千,連下縣都不算了,至於自衛軍,即便收婦人充數恐怕也湊不齊兩千人。
而南方的望縣一般都有六千戶左右,即便是下縣也近千戶,
議事畢,有下屬官員把所有摺子歸總呈上去,內閣才有須臾的放鬆。
華宰輔親手煮了一壺茶,將窗子開啟,坐於圓腰椅上欣賞外面碧綠的芭蕉。
時才剛剛過午,天色陰沉。
不多時,雨滴落在芭蕉葉上,發出深深淺淺的聲響,悶熱的空氣裡似乎也多了一絲清涼。
喝完一杯茶,華宰輔重新坐回案前繼續忙碌。
直到天色擦黑,他才抬頭看了看外面,起身出門。
內監見著他有些意外,忙拿了傘撐開,“宰輔,您今日這麼早回去呀?”
華宰輔笑笑,“回家看看小孫子。”
說罷便接過傘。自行離開。
他慢慢走著,過了一道宮門,恰遇上從樞密院出來的華容添。
“父親。”華容添快步過來。
華宰輔頜首。
父子兩個沉默著等待馬車過來。彷彿天地間只有雨聲。
“容添,我年老了。”華宰輔忽然道。
華容添側首看著父親。華宰輔近五十。從前保養得當,看上去還是壯年一般,可是這幾年越發顯出老態。
“你得加把勁。”華宰輔看向他,“日後華氏就交給你了。”
華容添明白,聖上不會容許父子二人把持內閣。聖上還是皇子的時候華容添便一直暗中支援他,如今深得聖心,官職動的不多,但是負責得都是要事。如果重組內閣。華容添無疑是下一任首輔的有力競爭者,而如今他連內閣還沒有進,是因為華宰輔還在。
華容添知道他是起了歸老的心思,“聖上如今十分倚重父親,您為何……”
“朝廷正缺人手,為父可用,聖上必不會棄之不用。”但到底不是心腹之人,隔閡重重。
後半句華宰輔並沒有說出口,只傾身低聲道,“你與為父不同。”
前朝的老臣再能幹。總不如做皇子時用慣了的舊人,更何況皇帝不認為華容添的能力比華宰輔差,最多隻是缺乏一點經驗。當年先帝還是太子時。華宰輔便已經在身邊輔佐,所以一直以來深受先帝倚重,但先帝疑心重,再加之華氏的勢力實在令人擔憂,所以才漸漸失信。可即便如此,直到先帝死去,他還是穩穩的做著首輔。
華宰輔已看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