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拔盛會中展露頭角的佼佼者,他們頗為驕傲,對周圍的子弟不屑一顧。
館主楊奇就坐在他們身後,他是一名身材削瘦的老者,鬚髮皆白,年約六十歲左右,頭戴平巾,身穿亮藍色長袍,腰束革帶,佩一把鑲有七顆寶石的長劍。
楊奇是楊素的族弟,因為他是庶出,又不住在楊府內,長年和楊府不來往,竟僥倖逃過了朝廷對楊府的清洗。
不過楊奇自己心知肚明,楊府冷落他只是一種策略,他實際上一直和楊玄感暗中往來。
楊氏武館就是楊玄感出錢建立,目的是培養傑出的武士,為楊玄感起事時效力,只是楊玄感起事倉促,並沒有用到楊氏武館的弟子。
但楊奇心中著實忐忑不安,不知什麼時候他的武館就會遭到朝廷查封,不知道自己何時被抓捕,這幾天楊奇目光沉重,顯得有點憂心忡忡。
張鉉和十幾名觀摩子弟則坐在西北角,他們穿著黑色武士服,表示和正式弟子的區別。
張鉉在楊氏武館已經呆了七天,每天早來晚走,對楊氏武館的一切早已瞭然於胸,他對比武選拔賽的規則也很清楚,選入楊家班的弟子會得一塊銀牌,上刻‘楊奇之徒’四個字,並有編號,張鉉想要的就是這塊銀牌。
‘咚!咚!咚!’鼓聲敲響,演武堂內頓時安靜下來,比武臺上出現一名穿紅色武士服的楊家班弟子,他是楊家班的五師兄,名叫劉武,長安人。
按照選拔規則,選拔比武首先是攻擂,從楊家班中隨機抽一名弟子做擂主,挑戰者須先擊敗他,然後再透過兩名武師的考核,才能稱為選拔成功。
一名身材矮壯的禿頭武師擔任司儀,他向眾人行一禮,“各位弟子,按照規則,擂主將接受五個人的挑戰,所以機會也只有五次,望大家踴躍上臺!”
他又舉起一錠黃澄澄的金子,高聲道:“這是五兩黃金,是這次攻擂的彩頭,可比去年優厚得多。”
下面一片議論紛紛,每次選拔比賽都會有彩頭,幾貫錢到十幾貫錢不等,大家也知道每年的第一次選拔彩頭最重,去年元月選拔的彩頭是三兩黃金,沒想到今年居然增加到五兩。
很多人眼睛裡都流露出了熾熱之色,不過這五兩黃金的獎賞可不是那麼容易得到。
儘管每個人都渴望能進入楊家班,接受館主的親自指導,但選拔賽可是用真刀真槍,刀劍無眼,每次都會有人受傷,尤其這個劉武心狠手辣,每次他當擂主都會有人受重傷,所以在重金誘惑下,眾人表現得也並不太積極。
張鉉打量這個劉武,只見此人年約二十出頭,穿一聲紅色武士服,身材強壯高大,雙臂尤其有力,他只比自己略矮一個頭頂,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神情傲慢。
張鉉的目光又落在他腰間,腰間佩有一把長刀,從長度和厚度分析,應該是一柄八斤重刀。
“俺趙大顯來試試!”
終於有人忍不住第一個舉起手,眾人一起向左邊望去,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高胖子弟,身高比張鉉要稍矮一點,但要肥胖得多,臉頰上掛著兩團肥肉,一雙小眼睛熱切地向楊家班瞟去,他也渴望能成為楊家班一員。
“給俺一把刀,俺跟你比!”
劉武冷冷打量他一眼,向旁邊讓開一步,身後出現一排刀架,有兩三斤的柳葉細刀,有標準的五斤橫刀,也有七八斤的厚背重刀,甚至還有二十斤重的環首寬刀。
趙大顯挑選了一把七八斤重的厚背重刀,咧嘴一笑,“怎麼比,是俺向你進攻嗎?”
趙大顯大大咧咧,有些細節被他忽略了,但坐在場邊的張鉉卻看得很清楚,刀架上的刀雖然有刃,但只是略微開刃,和鈍刀沒什麼區別,也就是一根刀形鐵棒而已。
但劉武腰間長刀刀鞘華麗,刀鞘口有明顯的切割痕跡,這說明他腰間的刀不是鈍刀,而是一把鋒利的戰刀。
劉武很顯然是要用這把利刃來對付胖子的無鋒鈍刀,這就不是公平的問題,而是品術不正了,以有刃對無刃,試問有幾個人能不受傷?
但這樣一來,楊家班的名氣就出來了,彷彿是楊奇傳授有方,楊奇在弟子中就顯得如神一般的存在。
劉武陰陰地注視著趙大顯,橫握鞘身道:“師弟先請吧!”
趙大顯大吼一聲,揮刀向劉武劈去,劉武敏捷地一閃身,長刀出鞘,頓時寒光閃閃,直劈挑戰者的咽喉。
張鉉旁邊一名同伴低聲道:“這個胖子頭腦有點問題,容易受人慫恿,這次也不例外。”
張鉉也感覺到了,很多人都十分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