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老古斯芒擺了擺手:“他也就數學好,其它學得不怎麼樣的。”
小古斯芒沒說話,只是頭低了下去,看不見他的表情。
魯瓦科說道:“我聽說,極度偏科的學生,如果真有特長的話,也是可以被破格選拔的。”
老古斯芒還是不以為然:“那也不行啊,他從初一退下來,又不是初三,怎麼參加升學考試?”
這時候,小古斯芒忽然抬起頭,語氣很堅定:“我要跳級!”
“跳級?”
老古斯芒一愣,隨即一巴掌拍在他額頭。
“啪!”
“你咋不上天呢!”
小古斯芒捂著頭,有些委屈:“我能提前兩年上小學,就不能再提前兩年上初三嗎?”
第156章 刀耕火種
在收購傑科島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爭議。
如一部分知識分子紛紛抨擊計劃支持者是崇洋媚外、數典忘祖等等。
但這些人的發聲,到最後也只是帶來了一點微小的麻煩,並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為什麼?
因為東帝汶全國130多萬人口,文化人也就十來萬左右。
那些佔據90%比例的、幾乎不識字的、月收入只有幾十美元的、長年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東帝汶貧農,其實對傑科島的傳統象徵內涵知之甚少,而且根本就毫不關心。
他們關心的,是實實在在的糧食,而不是所謂的“精神食糧”一類。
他們最多知道:最東面那個挺有名的小島,被一個來自華夏的大人物給買下來了。
倘若只是這樣,他們可能也會有些不滿。
但隨後政府釋出訊息,說那位買下傑科島的華夏企業家,決定為東帝汶學子提供一筆規模頗大的獎學金,而且還是家庭貧困者優先。
於是貧農們的那一丁點不滿,頓時煙消雲散,轉而開始讚頌大人物的慷慨。
除貧農之外,剩下的十來萬文化人中,有大約三萬是華人。
這些華人一來並不認可東帝汶傳統,二來最重要的一點是,東帝汶華人大多經商,經濟狀況優越,可以從林寒的投資計劃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益處。
除去華人,再除去東帝汶其它少數民族,剩下的那幾萬文化人,又大多是政商界人士。
而林寒已經向各級政府機構、各大政黨、重要人物等,或明或暗地許諾了不少股份,從給個人的十萬分之幾,到給政府的百分之幾,雨露均霑。
一家石油公司,哪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股份,也至少是數千美元的價值。
而東帝汶一年的人均收入,也就才一千多美元而已。
這些人滿心盼望著勘探隊能找到油田,而且儲量越大越好,對於區區一個小島,自然不會有什麼感覺。
剩下那些發聲的人,主要也就是在永珍開發區計劃中一無所獲的少許底層知識分子。
這一小撮人,面對涉及眾多的龐大利益相關者團體,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
當然,一邊享受著永珍開發區的各種利好,一邊指責林寒、當局的人也並不是沒有。
。。。。。。
在勞滕省買車頗為麻煩,方便買到的,基本也就是一些實用型車,好一點的車就得去首都買,再好的就只能去澳大利亞了。
最終,考慮到東帝汶比較糟糕的道路狀況,林寒選擇花費幾千美元,買了一輛大名鼎鼎的國產神車五凌宏光。
開著五凌宏光,林寒和農平高科的幾位工作人員,一同來到了勞滕省永珍開發區的農業區。
農平高科,是華夏農業領域的龍頭企業,由多家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雜交水稻之父袁農平院士共同成立,並以袁院士的名字定名。
同時,它也是入駐東帝汶的華夏企業中,影響力最大的華夏企業之一,長期為東帝汶提供一定的農業技術援助。
下車之後,幾個農平高科的工作人員,跟著林寒在農業區行走,時不時地駐足觀察。
走在林寒身邊的,是農平高科駐東帝汶分公司的一位主管,姓江,看上去三十多歲,額頭很寬,鼻樑上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江主管,你覺得這塊土地怎麼樣?”林寒邊走邊問。
江主管扶了一下眼鏡,沉吟道:“可以說是質量很差的土地。”
“樹木稀疏,植被破壞。。。。。。自然肥力低下,而且存在嚴重的水土問題,是典型的遷移農業產物。”